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了柴油机振动信号的时域同步平均方法,针对柴油机振动信号的循环波动性特点,提出了按曲轴转角进行角域同步平均的方法,减小循环波动性对信号分析的影响。利用多抽样率分析方法消除了同步平均时柴油机转速波动的影响。通过对坦克柴油机汽缸盖振动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62.
建立了战术导弹多学科系统分析模型,提出了战术导弹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通过系统级总体设计优化和并行的子系统级发动机设计优化的嵌套循环,得到满足战术导弹总体设计指标的最优发动机设计方案,即得到内外弹道相匹配的发动机最优推力时间曲线,实现了战术导弹多学科设计优化,缩短了战术导弹总体和固体推进学科的设计周期.战术导弹设计优化时不仅考虑了导弹战技性能指标要求,而且还考虑了22个典型攻击目标的运动特性,增加了导弹最优设计结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3.
以某型轮式装甲车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电传动用驱动电机矢量控制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和RecurDyn分别建立了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和车辆行动部分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接口技术进行了2种模型的联合仿真,得到了车辆的动力性能曲线,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电传动车辆仿真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4.
直流衰减静测法局部辨识同步电机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于局部辨识同步电机参数的直流衰减静测法,介绍了直流衰减静测法的试验过程和局部辨识的概念,建立了三相同步电机静态直流衰减试验的数学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参数的辨识,最后以某参数已知的具体电机为例,局部辨识了该电机的d轴参数.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柴油机健康状况评估的思想,通过大量实车试验,计算并分析了关联维数与柴油机健康状况的对应关系,结合摩托小时数给出了柴油机健康状况的定量表述参数——健康度。最后,验证了健康度与振动烈度、加速时间、减速时间以及燃油消耗等特征量反映的健康状况是一致的,这表明,利用健康度评估柴油机的健康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燃烧室压力对潜入式喷管喉衬热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燃烧室压力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潜入式喷管热应力影响规律的问题,采用商业流体软件,基于压力求解器,求解了喷管纯气相的流场,确定了燃气温度、压力、壁面对流换热系数;采用有限元软件,依据流场计算的非均布壁面压力与非均布对流换热,求解了燃烧室压力为6 MPa下的潜入式喷管热结构问题;通过地面点火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与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67.
根据语音研究的要求,提出一种运用逆滤波基音同步分析提取声门波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提取声门波。文中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实现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68.
自行火炮的悬挂装置,在路面和履带激励下工作。剧烈的振动将影响自行火炮的机动性,根据路面谱的资料,建立了激励频率与车速的关系;利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对悬挂装置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得到了悬挂装置的动态特性。从避免共振发生的原理,提出了自行火炮的合理车速。  相似文献   
69.
基于AVR单片机ATmega32,对一种轻武器射击训练保障系统中大功率直流电机的驱动进行研究.采用全桥电路设计,实现了单片机对电机的有效控制.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重点论述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相应固件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70.
建立轴对称内聚力单元是进行立贮发动机黏接界面应力分析的重要手段。在变形后的轴对称内聚力单元上建立参考坐标系,推导了单元节点位移在参考坐标系和全局坐标系下的转换关系。基于单元分离位移推导了单元内力矢量和单元刚度矩阵。开展了旋转体的分离测试,验证了轴对称内聚力单元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针对立贮发动机,先后开展了轴向加速度以及波浪载荷作用下的发动机结构分析,重点研究了黏接界面上应力的大小以及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为发动机黏接界面结构分析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