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于结构测试中的不可达路径问题,仅仅使用传统的不可达路径排除方法存在很大的限制性,应用效果一般.积极选择可达路径的思想可有效减少不可达路径的产生.目前,基于最少谓词思想的路径生成方法得到广泛的认可.了解可达路径选择思想后,主要介绍一种基于数据流信息的,具体应用基本程序切片技术来生成可达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可生成几乎有最少谓词的路径,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2.
学困生是所有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厌学、心理焦虑、烦躁、易怒等。英语学困生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困境的成因和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已然成为一个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旨在阐述英语学困生面临的困境,分析困境的成因以及提出改善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93.
结合理论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增压充液贮箱的振动特性。采用弹性薄壳理论和速度势理论建立了增压充液贮箱的动力学方程组。考虑内部加压对贮箱振动的影响,引入内外压差作用项;考虑弹性壳体与液体间的耦合作用,给出液体动压的表达式。采用经典边界值法计算出贮箱振动频率;设计贮箱模型进行固有振动频率的实验测试。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均表明充液使贮箱振动频率下降,而内部加压使贮箱振动频率增加。进一步分析,得到增压充液贮箱振动频率随波数、贮箱内压、充液密度、贮箱几何参数和材料刚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4.
对某型采用格栅舵进行控制的巡飞导弹进行了侧向动态特性分析;通过对飞行时格栅舵偏转提供的偏航与倾斜控制力进行研究,采用小扰动线性化理论对气动力、气动力矩与运动方程进行了线性化,选取巡飞初始状态为特征点,计算了该状态下各系数的值,建立了侧向扰动运动方程组;由扰动运动方程组分析了自由扰动运动的稳定性和运动特点,求得以舵偏为输入的各偏量传递函数,得到舵阶跃偏转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该状态下,巡飞导弹具有侧向稳定性,倾斜转弯的机动能力要远远大于侧滑转弯。  相似文献   
95.
对加速寿命试验设计优化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以竞争失效产品恒应力加速寿命试验为应用背景。在对加速寿命试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方案要素、约束条件等建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方法和具体实现思路。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
《孙子兵法》作为兵学圣典,对当前部队的日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孙子兵法》对自古以来官兵紧张关系的具体描述,剖析当前官兵关系紧张的成因,探讨科学解决官兵紧张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90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21—1949年,1949—1978年,1978年至今。党带领人民先后完成了三件大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一个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第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个阶段,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又为第二次飞跃做了准备;第三个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8.
在无法得知导弹飞行高度和速度的情况下,所设计的导弹自动驾驶仪增益难以满足全空域飞行的需要。本文采用一种基于横滚通道副翼效率C3辨识的自动驾驶仪增益设计方法,利用此方法设计的自动驾驶仪增益能够满足导弹全空域飞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
When a penetrator with enhanced lateral effect (PELE) impacts on a reinforced concrete (RC) target, the target is damaged with a large opening.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PELE projectile parameters affect the opening dimension, i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design of the PELE projectile. In this stud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impact velocity and target parameters (strength and thickness) were fixed valu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ELE (jacket wall thickness B, jacket material strength Y1, filling material strength Y2 and angle of monolithic jacketθ) were determined by a dimensional analysis. Tests and simulations of the PELE penetrating the RC target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opening diameter ((D), an equivalent diameter under relative kinetic energy). Based on the test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B, Y1 andθon the deformation mode of the jacket shows a similar trend:as values of the three factors decrease, the jacket deforms from small bending deformation to large one, and then to curling deformation. This causes the opening diameter to first in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se three factors, and then decreases.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bending resistance of the jacket is related to these factors B, Y1 andθ. Therefore, a plastic limit bending moment (M0) of the jacket was quoted to characteriz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jacket and the opening diameter of the target. The influence factor Y2 causes (D) to first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Y2, and then decreases. A formula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opening diameter, whose influence parameters were considered in a dimensionless wa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dimensionless opening diameter (D)/d1 is dependent on two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Q = (d31fc/M0) and G = (fc/Y2), where d1 and fc are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projectile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target,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0.
为实现尾流自导鱼雷整个弹道过程的优化,采用几何分析法。首先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弹道需满足的约束条件,然后建立了尾流自导鱼雷一次转角射击和二次转角射击两种射击模式下的射击诸元解算模型,最后建立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弹道优化解算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解算流程图。该模型基于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的数学原理,兼顾工程实现时的弹道约束,也充分考虑了其作战使用时的实现流程,能够为尾流自导鱼雷有关问题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