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执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使公安边防部队的执法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提出从提高执法主体法律素质、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落实执法监督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推动公安边防部队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52.
大型活动的性质、规模、级别、观众数量、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以及治安情况等因素,都影响着大型活动举行期间的道路交通和安全保卫任务。通过对大型活动观众出行分布预测方法的研究,结合实例得到大型活动观众出行分布情况,同时分析其对武警部队部署执勤警力的影响,为安保工作提供预案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3.
武警政治工作现代化,既是建设现代化武警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建设现代化武警提出的新要求。武警政治工作现代化主要包括:主体、内容、方法、机制、理论、观念等方面。针对上述六个要素,提出武警政治工作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54.
跨性别交际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话题的选择、会话功能的判断、对沉默的反应以及最小应答四个方面,分析了跨性别交际中存在的交际失误现象。基于这些交际失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中性词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使性别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等。  相似文献   
55.
教师文化研究对教师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探寻教师文化是什么,其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教师文化研究。然而笔者发现当人们追问教师文化是什么的时候,实质上已经遮盖了现实教师文化的本真意义。同时,由于人们遵循的是一种从寻找"本质"到解释教师文化的思考路径,采用的是自然科学的"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追求教师文化认识的确定性和绝对性,这就容易导致对现实教师文化研究的遮蔽与遗忘,从而使教师文化研究陷入纯粹的形而上的思辩。  相似文献   
56.
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收视率的提高,电视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发展及教育的影响日渐广泛,电视中一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婚恋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着重从电视文化的传播特点和传播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电视文化对于青少年婚恋观的负面影响,并针对如何减少电视文化对青少年婚恋观的负面影响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7.
军警动作技能是军警部队官兵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其具备野外作战能力的基础。但是,有些身体素质良好的军警人员,掌握和发挥动作技能的水平却很低。在教学中要从全新的角度对军警人员获得动作技能的过程进行认知分析,以促进认知结构与动作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58.
大学英语教学在贯彻提高大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同时,必须把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文化教学,通过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来指导外语学习,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为今后顺利使用外语和胜任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9.
谐音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语音现象和重要的表达手段,与汉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相结合,它还传递着重要的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价值。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谐音文化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A truly universal ban on anti-personnel mines cannot be realized without engagement of armed non-state actors and armed groups operating outside state control, including rebels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s. Events after 9/11 have complicated engagement with organizations that can be classified as ‘terrorists’. Yet, the use of anti-personnel landmines itself can be viewed as an act of terrorism and African leaders have, on various occasions, classified the use of landmines and the presence of unexploded ordnance as engendering insecurity and a serious impediment to development. The success of a total ban ultimately depends upon ensuring that armed non-state actors act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The Geneva Call Deed of Commitment for Adherence to a Total Ban on Anti-Personnel Mines and for Cooperation in Mine Action (DoC) might be described as an alternative instrument to the Anti-Personnel Mine Ban Convention and can serve an important and impartial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with non-state actors. Already 18 armed groups in Africa have signed the Geneva Call D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