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已成为报纸、电台、电视以外的“第四媒体”,亦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它既给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探索如何充分运用网络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开拓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抢占“制高点”,弘扬主旋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须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整合开发资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3.
新世纪新阶段,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空洞乏力的情况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进行方式方法上的补充创新,有必要审视和确立隐性教育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地位,以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对部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必要性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实施隐性教育的基本途径,力求为新世纪新阶段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立足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注意监测的方法和内容以及评估标准和原则,以促进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处于突发事件中的人们进行心理救助、情绪调控、挫折调适以及心理引导,发挥心理调适功能。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调适机制包括:心理干预机制、情绪调控机制、挫折调适机制及心理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6.
当前海警部队船艇官兵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党支部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力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经常性思想工作对船艇官兵各种思想问题解决不及时等问题。为此,要充分发挥船艇党支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作用,加强船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增强船艇官兵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海警部队船艇官兵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船艇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07.
基层政工干部由于角色认同偏低、成就动机较弱以及组织归属感不强,导致内动力不足。激发基层政工干部内动力,要优化基层政治工作的大环境,满足基层政工干部的职业归属感;创新管理机制,拓展基层政工干部发展空间;加强组织引导,激发基层政工干部潜能,使他们将工作积极性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保持持久活力。  相似文献   
108.
增大政治工作科学含量,是提高政治工作效率、增强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增大政治工作科学含量的必要性,并提出增大政治工作科学含量的六个切入点,即:对政治工作实施科学的宏观指导,围绕信息化建设开展政治工作,科学制定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科学理解和运用政治工作方法,提高政治工作主体素质,强化在继承中求创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9.
政治教育是基层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部队政治教育的语言具有规范性、针对性、逻辑性和风趣性的特点,准确把握政治教育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对提升授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保持部队政治纯洁和思想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move ethical discourse on military strategy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e established War Convention. This is achieved by utilising the common good, a concept found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The common good acts as a positive organising concept for socio-political activity. With its focus on peace, development and the flourishing of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the common good 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strategy.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an approach to strategy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common good. Importantly, it does so whilst respecting the pursuit of victory a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strategy’s true nature. The theory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is then tested in relation to four different modes of strategy: regular war, irregular war, deterrence, and cyberw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