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WEB服务使得网络上跨平台操作以及由不同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相互之间进行操作成为可能,并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WEB服务为基于构件开发提供了一个相对容易的方法来适应公开的网络标准。对于C++和JAVA这两种构件,提出了一个能够把不同语言开发的构件动态地转换为WEB服务的架构:当客户希望调用WEB服务器上的构件时,构件将在服务器端被动态地转换为WEB服务,然后WSDL文件的URI将被传送回客户,那么用户就可以像访问WEB服务一样,通过使用SOAP消息去访问网络上的构件而不用再去考虑构件原本的开发语言和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32.
深化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是顺应当前武警部队职能任务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任职教育适应岗位任职能力的需要必须注重加强军事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贴近纳新”把贴近职能需要纳入教学理念、贴近任职实际纳入组教模式、贴近岗位实用纳入课题施教为着眼点,旨在适应任职教育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3.
“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的重大任务。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新媒介具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天优势,但新媒介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也不容忽视。我们应当扬长避短,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消防安全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总结分析前几年的工作经验及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火灾形势、消防职能、依法治火、农村消防、消防社会化、消防安全评价等几个方面的消防工作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研究和制定今后消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
极限是微积分学的核心概念。极限概念及其发展过程中充满辨证思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辨证法的联系论、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  相似文献   
37.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科学发展,对近代西方人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8.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推进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思维、工作以及教育方式都将随之改变。信息、网络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军事院校教学与训练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快军事教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军事院校教育技术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9.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敬业态度、政治理论修养、知识储备、仪表形象都会对大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0.
Li Chen 《战略研究杂志》2017,40(5):663-695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doctrin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coping with the Soviet military threat between 1969 and 1989. In the 1970s, the PLA applied a doctrine of ‘active defence and luring the enemy into depth’ based on its traditional operational art. In 1980, the PLA decided to focus its doctrine on positional defence. In 1986, the PLA introduced ‘integrated operations and prioritised strike’, a generalised doctrine that originated from its war history. Many organis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hallenges in peacetime doctrine development contributed to the PLA’s operational idealism, including its aging leadership, command structure, attitude towards its previous experience, limited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military developments, and failure in test and validation of doctrines. In the post-Cold War decade, many of these challenges persisted in spite of military modernization efforts. The ongoing military reform ha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nd improve the PLA doctrine development in peace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