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Private‐label products are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many retail categories. While national‐brand products are designed by the manufacturer and sold by the retailer, the positioning of store‐brand products is under the complete control of the retailer. We consider a scenario where products differ on a performance quality dimension and we analyze how retailer–manufacturer interactions in product positioning are affect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private‐label product.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 a national‐brand manufacturer who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its product as well the product's wholesale price charged to the retailer. Given the national‐brand quality and wholesale price, the retailer then decides the quality level of its store brand and sets the retail prices for both products. We find that a manufacturer can derive substantial benefits from considering a retailer's store‐brand introduction when determining the national brand's quality and wholesale price. If the retailer has a significant cost disadvantage in producing high‐quality products, the manufacturer does not need to adjust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al‐brand product, but he should offer a wholesale price discount to ensure its 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retailer. If the retailer is competitive in providing products of high‐quality, the manufacturer should reduce this wholesale price discount and increase the national‐brand quality to mitigate competition. Interestingly, we find the retailer has incentive to announce a store‐brand introduction to induce the manufacturer's consideration of these plans in determining the national‐brand product quality and wholesale price.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0  相似文献   
152.
长时间机动工况时,某些复杂路况和车况环境下,捷联惯导组合导航系统方位角误差将增大.基于已有组合导航算法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轴旋转调制的组合导航方法.采用21维IMU/DTU(里程计)误差状态构造状态方程,以捷联惯导解算的位移增量与里程计解算的位移增量之差作为观测量,Kalman滤波器融合惯导与里程计信息,利用旋转调制...  相似文献   
153.
在分析了传统舰炮武器系统对岸射击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PS下大地主题坐标系下Boring定位数学模型,并做了精度分析,与现有的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之后提出了通过解弹道方程组求解射击诸元的思想方法,与其他文献的方法相比,在迭代方法上作了改进,提高了精度,采用DSP技术,提高了解算速度,确保解的实时性。最后作了模拟仿真及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方法可行,为舰炮对岸射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4.
介绍了一种空舰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的试验方法、误差分析理论和方法.用导弹火控系统的数据测量设备获取火控系统输出射击诸元参数实际值,再测量载机和靶船的位置和运动参数,经真值解算模型解算出射击诸元参数标准值.将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与分析,即可得知空舰导弹火控系统的动态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导弹火控系统精度飞行试验中.  相似文献   
155.
针对靶场进行导弹武器系统制导精度评定试验样本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仿真提高试验结果评估置信度的数据融合评估方法。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基于Bootstrap的制导精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6.
网络化巡飞攻击弹药(NLAA)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弹药,采用无人机技术、弹药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等多项高新技术,是未来弹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网络化巡飞攻击弹药的特点和关键技术,提出了网络化巡飞攻击弹药在鉴定试验中需要开展结构强度、制导精度、数据链测试、安全性和可靠性、毁伤评估以及弹道测试等关键试验技术研究,为网络化巡飞攻击弹药定型试验技术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7.
提出了一种基于Jacobsen法的LFMCW雷达测距算法。该算法通过应用Jacobsen法估计规则区差拍信号的频率,并对多段规则区差拍信号进行联合分析,以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测距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测距范围为10~10.25 m,信噪比为8~12 dB,算法的绝对误差始终小于1 mm;噪声干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算法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卫星轨道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提出了一种基于Richardson外推思想的定步长Adams-Cowell积分方法,分别对Adams方法和Cowell方法的PECE格式进行外推改进。结合外推改进的详细理论推导,总结出了不同阶积分公式的系数的数学规律,并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方便了工程实践。最后,利用卫星轨道二体运动方程对8阶改进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可知,和未改进的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计算精度有了明显改进,在某些特定积分步长下的计算精度能提高一个数量级,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此8阶改进的方法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59.
由于电池内阻和极化现象的存在,锂电池在放电的瞬间会出现较大的电压跌落,高倍率脉冲放电锂电池更是如此。为了研究高倍率脉冲放电锂电池的功率输出特性,探讨温度、荷电状态和老化等因素对电池功率性能的影响规律,定义了锂电池的功率特性曲线,搭建了高倍率电池测试平台,并从温度、荷电状态和老化3个阻抗敏感因素开展实验研究。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后期开展锂电池系统的峰值功率评估和功率曲线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0.
以某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为原型,通过分析舰炮武器系统反导作战过程,利用靶场舰炮武器系统的动态精度试验数据,建立了动态精度计算毁伤概率的数学模型,模拟了舰炮武器系统对导弹目标着发射击的毁伤概率,实现了毁伤概率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实弹射击结果接近.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动态精度预估毁伤概率,为射击试验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舰炮武器系统射击效力的鉴定和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