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0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6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针对电磁发射蓄电池组大倍率快速充电过程中的电网谐波陡增问题,提出多模式模糊滞环控制谐波抑制方法。结合电磁发射混合储能系统的时序串联拓扑结构,说明蓄电池的超大倍率充电应用工况和策略,进而介绍蓄电池充电的拓扑结构,明确谐波的来源、特点和产生原因。在分析单台充电机充电时的电网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充电机并充台数、不同充电电流情况下电网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分布规律。设计多模式控制方法的组成方式和切换判据,建立蓄电池充电机、瞬时无功功率检测、谐波抑制、多模式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和试验数据表明:谐波抑制方法能够快速抑制电磁发射蓄电池充电机大规模启停、波动时的谐波陡增问题,补偿效果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62.
盖板式陶瓷热防护系统的传热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对盖板式陶瓷热防护系统的迫切需求,建立了热防护系统结构瞬态传热模型;并研究了防隔热层的物性参数,厚度尺寸,相变层的种类、位置等因素对热防护系统结构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热层物性参数及厚度尺寸对热防护系统结构传热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而防热层的物性参数及厚度尺寸几乎不产生影响。相变材料的引入能够明显改善热防护系统结构的传热性能。调整和优化相变层位置是改善热防护系统结构传热性能、降低结构厚度的一个有效途径。隔热层厚度的优化结果可为热防护系统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63.
以二乙烯基苯和聚硅氧烷为原料经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了Si-O-C材料,利用镁金属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还原制备了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Si/Si-O-C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与充电容量分别为547.2和450.7mAh?g-1,第二次放电与充电容量分别为487.4和422.9mAh?g-1,库伦效率分别为82.3%、86.8%,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X)、元素分析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了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从而研究利用镁金属化学还原法制备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机理。结果表明,镁金属在还原过程中生成MgO和Mg2SiO4等产物,经HCl洗涤后可形成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Si/Si-O-C材料中的单质硅分布于多孔的Si-O-C相中,一定程度上可缓解Si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利用镁金属还原Si-O-C材料制备多孔Si/Si-O-C材料是一种可行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64.
减小现有电激励HF/DF化学激光器放电管的内径有利于多模块集成,并可能有利于提高激光器性能.对内径分别为28mm、20mm、16mm的三种放电管的辉光放电特性及激光器运行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注入NF3后,三种放电管中等离子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内径20mm放电管收缩比率最小,而且总耗气量最低,激光器输出功率和电光... 相似文献
265.
在高精度伪码测距系统中,高功率放大器(HPA)是信号发射链路的重要组成部分,HPA会对发射信号引入非线性失真,进而恶化系统的伪码测距性能.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HPA的非线性特性对高精度伪码测距误差的影响,给出非线性放大条件下,伪码跟踪误差与放大器类型、放大器输出回退(OBO)、扩频码形参数等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对工程上HPA的选择、功率余量的保留、基带扩频码形的设计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6.
为把握忆阻类脑芯片发展现状并总结其发展趋势,对现有忆阻类脑计算芯片与架构进行了调研,对芯片中所采用的忆阻器阵列结构和集成工艺、前神经元电路、后神经元电路、多阵列互连拓扑结构与数据传输策略,以及芯片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系统仿真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当前忆阻类脑计算芯片电路设计仍需解决忆阻器可用阻态少、器件参数波动性大、阵列外围电路复杂、集成规模小等问题,并指出了该类芯片走向实际应用仍然面临着忆阻器生产工艺提升、完善开发工具支持、专用指令集开发、确定典型牵引性应用等挑战。 相似文献
267.
军用电力系统是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最重要的能源,其供电质量直接影响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效能。频率是军用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供电质量指标之一。频率测量也是军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的重要技术。在军用电力系统中,频率测试不仅要考核稳态过程,而且还要考核瞬态过程。详细描述了军用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频率测试特点及测试平台设计,讨论分析了实际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68.
针对既有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网络中延误传播规律的局限性,基于高速列车实绩运行数据和列车时刻表数据构建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复杂网络中的渗流理论研究延误传播团簇的演变规律,并以最大延误传播团簇中的南京南站和第二大延误传播团簇中的长沙南站为例,分析处于渗流突变状态下的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提出基于核心延误传播团簇的站点延误状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网络中的站点可按延误传播特征分为延误发散站点、延误传递站点和延误消散站点.延误发散站点不仅能直接将延误传播至邻近站点,还能通过延误传播链将延误传播至较远地区的站点.由此网络以部分延误发散站点为中心向延误传递站点和延误消散站点进行\"辐射式\"延误传播. 相似文献
269.
本文介绍了抗超高速撞击多层结构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实验证明,以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为防护层、以空心微珠或多孔变密度复合材料为缓冲层、以编织物复合材料为结构层的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具有面密度低、抗撞击速度范围宽、抗撞击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0.
利用验前信息的一种序贯检验方法——序贯验后加权检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槐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1,13(2):1-13
序贯验后加权检验方法是Bayes 统计观点在假设检验中的运用。本文提出了该方法的一般理论,给出了当总体的分布参数具有验前信息时的序贯检验方法。文中确定了决策区的划分,同时讨论了序贯截尾方案,给出了检验中可能犯两类错误的概率的上界,并将一般理论应用于产品的可靠性检验和再入飞行器随机落点的精度鉴定。由于运用了验前信息,因此能有效地在少量试验之下进行统计假设检验。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对于昂贵产品试验结果的统计评定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