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深入研究、切实抓好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对于保证预算的落实、达到收支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预算执行审计应围绕“三个监督”开展工作,并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52.
公安现役部队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重要职能,随着公安现役部队职能的不断拓展,加之受社会环境复杂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公安现役部队建设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从分析公安现役部队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趋向新问题出发,结合部队当前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探索科学有效地加强公安现役部队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消防部队如何建立专业救援体系,从指挥体系建设、救援队伍建设、灭火救援专家队伍建设、部队人才队伍建设、装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4.
被掩护地面固定目标不受空中打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分析了被掩护地面固定目标不受空中打击的相关因素,并定量地分析了敌空袭兵器攻击地面被掩护目标时所需的数量,从而为地面防空建立最佳的防空部署提供依据。因为防空兵群对空袭兵器的射击次数与防空兵群的杀伤区面积成线性关系,所以在探讨如何部署防空兵力时,以防空兵群的杀伤区面积为准则来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55.
消防部队处置地震灾害具有专业优势,也是地震抢险救援的主力军。通过总结汶川大地震应急救援成功经验,认为高效的组织指挥、周密的协同和有力的后勤保障是成功救援的前提和关键。从完善有关法规和救援机制、建立防灾救灾战略物资储备库、建设国家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消防部队处置灾害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6.
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公安警卫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正确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在警卫部队的具体表现,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文化”、“依法治军”和“长效机制”的理念,对警卫部队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警理论研究、武警立法发展和武警执法实践都要求制定一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法。武警法是适用于武警部队的专门法,具有特殊性、专业性、独立性、分散性、交叉性的特点。武警法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价值和科学体系,应该建构独立的武警法律学科,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8.
消防部队要做好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中参战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政治鼓动,切实从思想上提供保障;健全组织,切实从组织上提供保障;广泛宣传,切实从舆论导向上提供保障;心理干预,切实从预防机制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9.
建立区域灭火救援协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应急救援机制在统一指挥协调、运转协调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现状,以建立区域灭火救援协作机制为突破口,对区域内军队、政府、企业等各种灭火救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协作”灭火救援新机制的实践,总结了聊城创新灭火救援协作机制的经验做法,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充实、完善灭火救援协作机制,实现灭火救援行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提高区域内灭火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国家地震局依托消防部队在23个省市消防特勤部队成立了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公安消防部队参加地震紧急救援工作具备一定优势,但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分析了消防部队承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训练机制、器材装备建设、救援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