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25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传统弹丸速度测量方法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弹丸速度测试技术——数字化激光幕结合互相关速度测量算法的测试技术,并给出了激光总体测速方案、测速原理以及互相关测速方法,经靶场试验验证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
几种机动目标运动模型的跟踪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目标跟踪是目标定位与跟踪领域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在分析S inger模型、“当前”统计模型、速度估计自适应模型的基础上,对这三种模型及算法进行仿真,给出了上述三种模型跟踪机动目标的精度与实时性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33.
本文基于模糊理论,建立一种信号检测的模糊模型,并实际运用于连续波多普勒测速雷达目标速度的提取,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目前火控界对大闭环火控原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看法还不太一致,有的甚至还比较模糊,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深入探讨,对大闭环火控系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其中一些基本问题谈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5.
脉冲修正弹控制参数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脉冲修正弹自身控制离散不连续特征,开展脉冲修正弹脉冲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考虑到脉冲成本和精度的双重要求,选择以脉冲发动机工作次数和脱靶量最少为双目标的函数。在风干扰条件下,提出以脉冲控制时间间隔为离散脉冲控制参数设计变量建立优化模型,以此发展一种改进型递减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脉冲控制参数的方法,提高修正参数优化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有效地获得最优解,为在干扰条件下寻找最优的脉冲修正参数和脉冲工作方式提供一种优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6.
考虑制导炮弹由身管武器发射,其飞行控制能力和导引信息量有限,基于预测落点位置偏差量来修正速度方向并在控制时间内连续分配导引指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末制导方法。根据非线性弹道方程组的级数解预测弹丸落点位置,得到落点与目标的偏差,并提出了两种通过此偏差解算当前速度方向修正量的方法。取剩余飞行时间为修正时间,通过将速度方向修正量分配到整个剩余导引段建立了加速度修正公式,以减小导引指令饱和的可能性。通过连续地预测落点和分配加速度指令来实时地导引飞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方法简单可行,精度高,对控制能力要求较低,且具备较好的制导效果和毁伤效果,为该体制制导炮弹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防务技术》2022,18(10):1741-1747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was to compare values of the muzzle brak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for a rifle with active or inactive automatics systems. Special laboratory stand design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coil process was used. The motion of the rifle was detected by the use of 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and the optical camera. The recoil velocity time courses were determined by smoothing and differentiation of experimental position records.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case of an active automatics system two values of the recoil velocity can be used for calculation of the energetic efficiency coefficient: the maximum recoil velocity and the final recoil velocity at the end of the automatics action cycle. The values of the coefficient, calculated using these two values of the recoil velocity, distinctly differ. However, it was shown that their values indicate the same relation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various muzzle brakes. The value of th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final recoil velocity value, is practically the same as tha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final recoil velocity value for the rifle with an inactive automatics system.  相似文献   
38.
由于工作原理不同,传统无控弹射击校正方法不适用于一维弹道修正弹。分析了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误差构成和射击观测特点,提出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校正新方法,首先通过修正机构不工作,利用观测弹着点相对预测弹着点偏差平均值校正火控设备预测弹着点误差;然后利用修正弹正常工作时观测弹着点相对目标(或提前点)偏差平均值校正修正机构误差。假设各误差值,通过解弹道方程仿真计算表明,按新方法射击校正能够显著提高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39.
为减小遥控武器站炮口扰动以提高射击精度,建立了遥控武器站部分机构参数化三维模型、有限元模型和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多学科集成优化软件ModelCenter进行了系统集成,以减小炮口扰动为目标,建立了遥控武器站总体结构参数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总体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炮口振动状况明显改善,与位移相关的起始撼动和与速度相关的起始扰动分别较原方案降低了17.05%和19.04%。  相似文献   
40.
针对测速雷达精确校正初速后的观测距离偏差校正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不同校正方法校正量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校正方法校正精度,得出了使用测速雷达精确校正初速后观测距离偏差应采用折合空气密度校正精度高的结论,为中大口径舰炮部队作战与训练和装备的研制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