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首先,将基于博弈论的组合权重确定方法引入到雷达抗干扰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之中,克服了单一方法确定权重的片面性。然后,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对确定指标权重后的雷达抗干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利用所建方法对国外7部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排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3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网络舆情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具有疏导作用。根据二者的密切关联,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3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现实世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往往迅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旦处理不当将会引发甚至恶化群体性事件。通过分析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研究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形成机制与传格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  相似文献   
834.
在网络舆情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加强网民心理的分析和研究是完善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举措。通过列举几种网民心理的类型,分析在这些心理的作用下网民在网络舆情中的行为表现。从网民心理疏导的角度出发,从引导主体、引导机制和引导渠道三个方面考虑,解决基于网民心理的网络舆情引导问题,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35.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网络舆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针对网络舆论系统的状态进行研究,借助SNA方法,提出了可作为序参量的一些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时间序列的SNA参数差分算法,实现对网络舆论系统的状态进行观测与分析。同时,对一个真实网络舆论进行实验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836.
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对适应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实际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重要探索。分析了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所具有的优势,并从开发和应用两方面对网络辅助教学进行阐述,同时展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7.
计算思维着眼于问题求解和机器实现,强调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军校学员计算思维能力出发,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采用内容重组、创新教法与学科融合相结合的方式,将思维训练融入教学实践。统计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能使学员更高效、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38.
为了控制起重机吊重摆动幅度在最短时间内衰减到规定范围或平衡点附近,同时考虑到由于外界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设计了自适应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补偿控制器。RBF神经网络对系统模型的未知函数进行辨识,并将辨识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吊重摆角约在5s时跟踪给定幅度的正弦信号,并在参考信号发生突变时,摆角仍在给定的范围内;RBF神经网络约在5s后几乎以零误差辨识未知函数。所设计的控制器对不确定性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这也验证了控制系统稳定性证明结论。  相似文献   
839.
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特征是弹道目标微动参数提取与识别的重要依据。首先基于组网雷达,分析弹道目标中3种典型的微动模型,得到微距离关于雷达观测视角的参数化表示,然后分别针对窄带雷达和宽带雷达作回波分析,最终得到雷达观测到的弹道目标微多普勒效应与雷达观测视角以及信号参数的关系,后面的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40.
双基地雷达系统采用发射站与接收站分置的工作模式,所以传统干扰方法的干扰信号难以到达双基地雷达接收站。针对双基地雷达工作特点,提出了基于目标散射的多假目标干扰模型,有效解决了传统干扰方法的干扰信号不能到达双基地雷达接收站的难题,并基于DRFM技术,研究了运用卷积调制产生多假目标的方法,从而对双基地雷达形成有效的多假目标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