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results of Ferguson M.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8 . on an end‐product manufacturer's choice of when to commit to an order quantity from its parts supplier. During the supplier's lead‐time, information arrives about end‐product demand. This information reduces some of the forecast uncertainty. While the supplier must choose its production quantity of parts based on the original forecast, the manufacturer can wait to place its order from the supplier after observing the information update. We find that a manufacturer is sometimes better off with a contract requiring an early commitment to its order quantity, before the supplier commits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pplier sometimes prefers a delayed commitment. The preferences depend upon the amount of demand uncertainty resolved by the information as well as which member of the supply chain sets the exchange price. We also show conditions where demand information updating is detrimental to both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supplier.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222.
This paper addresses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nder uncertainty. The paper introduces a framework for optimal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here both the useful and interference coefficients are random. The new approach to power control is based on a stochastic programming formulation with probabilistic SIR constraints. This allows to state the power allocation problem as a 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 assuming normally or log‐normally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link coefficients. Numerical examples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al stochastic power allocation. A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the decentralized solution of the stochastic power allocation problem is discussed.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223.
构成管理者人格魅力的因素包括品格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情感因素和性格因素,管理者人格魅力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是管理者素质的重要内容,并同管理效益紧密相关。加强道德修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风度和投入真挚情感是管理者人格魅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24.
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建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互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的小功率感应电源试验平台,分析了如何选择该系统的补偿拓扑和谐振频率.根据分析结果搭建了感应电源试验平台,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在额定负载下的输出功率最大.  相似文献   
225.
为了控制和防范火灾的发生,减少其对人民和社会的威胁,对建筑物进行更为准确、高效的火灾风险评估十分必要。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层次的评价者,采用程度分析法对建筑消防安全指标的安全度和权重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各个指标的安全度和权重的评估值得到建筑的安全度,最后运用程度分析法对某购物广场的消防安全度进行了评估。评价结果说明程度分析法脱离了以往专家打分的方法对评价者要求过高的束缚,同时比专家打分的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是对消防安全评价方法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226.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作为一种预报警系统,可以提前对消防设备电源故障进行报警,避免火灾发生时消防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能有效降低消防设备非正常投入使用的发生率。根据《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中对消防设备电源的要求,简要探讨了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的组成、安装及施工调试,阐述了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作为一种新生的先进监控措施,其组成部分、设置场所、安装要求及最后调试要求。  相似文献   
227.
朱蕊蘋  吕寿坤  高强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2):155-158,162
激光器电源是激光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泵浦方式分为光激励、放电激励、能量激励等,均必须配有相适应的供电电源。基于脉冲式固体激光器中负载是气体放电器件的激光电源,设计了一种带有预燃放电功能的半桥LCC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可实现每次点灯不必使用高压触发脉冲,避免触发高压的电磁辐射干扰。使得当灯处于低阻状态时,电容器上的能量能更有效地转换成光能。整体电源设计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满足激光器对电源稳态工作的要求,在应用预燃电路后,激光输出能量可提高10%。  相似文献   
228.
针对在强背景噪声中检测微弱舰船轴频电场信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共振技术的检测方法.首先,介绍了随机共振利用噪声增强信号能量从而提高信噪比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随机共振检测微弱周期信号的模型.然后,将低信噪比的船模轴频电场测量数据输入到检测模型并对输出信号作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随机共振技术能十分有效地从复杂背景噪声中检测出微弱舰船轴频电场信号,在微弱信号处理领域相比传统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最后,结合检测实例,初步分析了系统参数对随机共振系统输出信号频谱分布的影响,为随机共振技术的进一步工程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9.
对空气饱和与水饱和两种情况下的通孔泡沫铝以及闭孔泡沫铝开展了水下隔声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500,4 000]Hz范围内,水饱和通孔泡沫铝和闭孔泡沫铝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而空气饱和通孔泡沫铝水下隔声性能相对较弱。与现有橡胶类水声去耦材料相比,水饱和通孔泡沫铝具有良好的低频、宽带隔声特性以及耐压且不受温度的影响等特点,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性能优良的水声去耦材料。  相似文献   
230.
围绕两栖坦克连水上火力支援行动的作战特点,着眼于充分发挥两栖坦克火力和机动的优势,在"非接触作战、非线性作战"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兰切斯特战斗理论,建立两栖坦克连水上火力支援行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索装甲兵在应急作战中运用的新模式和作战的新方法,为指挥员科学使用这一战术手段提供有效地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