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模糊综合评判在军队指挥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现行军队指挥效能评估中方法的不足,在现有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优的隶属度函数来建立模糊评判矩阵中的元素值,并论证确定该隶属度函数的合理性,同时给出用该隶属度函数确定的模糊评判矩阵的一个实例。用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评估的军队指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军队指挥系统效能评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2.
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分别研究了正丁胺、二乙胺、乌洛托品在 1.0mol·dm-3 HCl中对铝的缓蚀作用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 :3种化合物对工业纯铝均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 .缓蚀效果 :乌洛托品 >二乙胺 >正丁胺 ,随着时间的延长 ,它们的缓蚀效率逐渐降低 .3种化合物均可在工业纯铝表面吸附成膜 ,抑制铝的腐蚀 ,为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33.
利用莫尔屈服准则,对拉压异性材料具有圆孔的无限大薄板进行了极限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材料的拉压异性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弹塑性状态都有明显的影响。考虑了材料拉压异性的影响,分析结果更具一般性。  相似文献   
34.
巨大的计算资源需求极大地阻碍了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的应用。采用宏观预估技术,基于Boltzmann-Rykov模型方程发展全流域适用的保守恒定常隐式算法,协同求解宏观方程和微观方程以加速收敛。在单元界面,通过模型方程特征差分解构造简单高效的多尺度数值通量,并结合非均匀非结构速度空间和速度空间自适应技术进一步降低计算需求、提升计算效率。超声速和高超声速平板绕流和圆球绕流的数值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准确求解二维和三维双原子气体多尺度流动问题,且相比于显式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可加速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35.
为预报化学反应过程,应用DSMC方法研究了双原子分子的离解反应,讨论了高温情况下(T~Ea/k)采用由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速率与气体温度间Arrhenius经验关系式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振动热非平衡效应对于离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给出了由DSMC方法得到的离解反应速率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6.
从激光晶体内部温度分布入手,对其热应力和热透镜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不灵敏腔的理论设计以补偿热透镜效应。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激光器设计,提高其激光输出的稳定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为避免和减少消防部队在核事故应急救援中受到辐射伤害,着重从辐射效应、人体损伤特点、剂量控制、防护措施以及医学干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指导消防官兵做好辐射伤害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38.
雷达脉内特征分析是信号分选领域一个重要手段,当脉内信号有多个雷达信号交叠在一起时,很难分析出其各自的调制方式。经验模态分解(EMD)在分析非平稳混合信号时效果显著,但其存在2个明显弊端。针对端点效应问题,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将信号分解成各分量,随后对除噪声外的各分量利用ARMA模型对信号进行预测,接着对预测后的各分量进行小波重构,从而消除了端点效应,针对虚假分量的问题,结合雷达信号的特点改进了其终止条件,提高了EMD分解的性能。最后,对EMD分解后的各分量进行时频分析,得出雷达脉内信号的调制特征。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实装对抗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屏蔽网遮挡低仰角电磁干扰效果的评估。首先推导了绕射数学公式,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通过实装对抗试验检验了屏蔽网遮挡低仰角电磁干扰效果,通过比对分析仿真结果和实装对抗试验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采用的评估方法科学可行,给出了屏蔽网遮挡低仰角电磁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0.
为了准确刻画对象模型,采用一阶等效电路瞬态涡流分析法对动态边端效应影响下动初级高速六相直线感应电机的参数时变规律进行了定量计算,并通过感应涡流损耗推导得到考虑动态边端效应时电机的等效电路。基于此,通过电磁推力计算及效率评估对动态边端效应影响下电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不同运行速度条件下的有限元仿真及动态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