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73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讨论了一种伺服设计方案的雷达轴线角速度的测量方法。给出了三个不同的测量点,并说明在稳态条件下,从这三个点测量到的结果都可当作目标视线角速度,且误差不大。最后还给出了测量值的暂态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382.
火控系统总体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总体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火控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分析了火控总体在系统的论证、协调和调试阶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3.
一种快速高精度的射表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多结点样条函数的射表数据处理新方法。与弹道方程法和多项式函数逼近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兼有快速、高精度和实现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84.
以最优化的观点给出了数种有关纯方位估计目标运动要素的数学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比较,找出了几种较好的模型,这些模型的计算满足工程的实时性,精度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385.
航空火控系统,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闭环的人机系统,“人(即飞行员)”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仿真中,找出一个真实可用的飞行员模型是完成仿真任务关键的一步,本文介绍了目前在终端航空武器投放仿真(TAWDS)中广为应用的多轴飞行员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试图通过根轨迹法,绘制出其闭环特征方程的根轨迹图,以确定该模型参数的选取范围。最后通过以F-106飞机为例,对所得的e_(Lv),e_(Lw)时域响应曲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说明其仿真结果和实际情况是基本吻合的,因而,该飞行员模型是可用的。另外,此模型在别的火控系统的研究中,也可作为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386.
简支扁壳弯曲问题的一般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四边简支的矩形扁壳弹性弯曲问题的一般解析解。以面内四边位移为零的简支矩形扁壳为例求解了匀布荷载作用下的对称变形解。  相似文献   
387.
采用欧拉梁模型建立了有阻尼碳纳米管在黏弹性基底上的动力学问题分析模型。通过引入非局部理论、广义Maxwell黏弹性模型、速度相依的外阻尼模型及黏弹性基底模型推导出碳纳米管动力学分析的欧拉梁振动控制方程。在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基础上,分别给出无基底和全基底支撑时碳纳米管固有频率的一般解析表达式,并分析讨论全基底时的多种典型情况。然后利用传递函数方法求解出一般边界条件下振动控制方程的封闭解。以某单壁碳纳米管为例,得到不同边界条件下该单壁碳纳米管的前四阶固有频率,并分析了碳纳米管非局部参数、黏弹性参数、基底刚度及长度等影响因素对固有频率和阻尼因子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及计算方法对解决碳纳米管在黏弹性基底上的动力学问题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388.
将传输矩阵法(TMM)用于光子晶体传输特性的研究,采用Mur近似吸收边界和周期边界来截断计算区域,计算了以TM模正入射时,二维方格子光子晶体在完整周期结构下的透过率谱;在微波波段制作了光子晶体模型,并设计了实验装置,实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相符合;另外还研究了有损介质光子晶体、色散和吸收介质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及其对光子禁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9.
作战功能是作战节点具备的履行作战活动的能力,作战任务是作战节点履行作战活动的原因和目的。首先,从研究作战任务、作战功能、作战活动等基本概念着手,分析作战任务、作战功能和作战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模型,通过数学关系式a=A(f,t)说明作战活动是作战功能、作战任务的二维函数,作战节点履行什么作战活动由作战功能和需要完成的作战任务共同决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作战功能、作战任务、作战活动三者的关系矩阵,用关系矩阵的形式分析、描述作战节点履行的作战活动;最后,结合IDEF 0建模方法,给出分析、确定作战活动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390.
本文对相依目标群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到了若干重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依目标群系统的火力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