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debate on security sector reform (SSR) needs to be taken further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act that, even though the SSR concept was not originally developed as an element in stabilising states undergoing an insurgency, it is very much being used for exactly that. When conducting counterinsurgency with a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stability, the baseline will ultimately have to be security sector stabilisation (SSS) as a precondition for complete SSR implementation. However, the two must be connected to avoid them undermining each other. This is important if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programme implementation and especially sustainability is to guide the programme, and not just isolated ‘train and equip’ stand-alone projects that do not solve either the initial need for stabilisation or the long-term need for accountable security forces. Currently, in Afghanistan the surge for security by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is in danger of overtaking the other elements of the SSR, thereby undermining the primary end state and thus risking laying the wrong foundation for the long-term process of SSR.  相似文献   
42.
Since the peace agreements of 2002–2003 which ended the second war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reconstruction of the army has been an inherently political process, in common with other attempts to carry out security sector reform (SSR). This article briefly sketches out the Congolese army's history, then attempts to fill a gap in the literature on Congolese SSR by detailing what can be found of the actual structure and shape of the present army. The efforts that have been made to reform the army are then examined, followed by a conclusion which examines the major issues and possible ways forward.  相似文献   
43.
政策的执行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直达基层的领导骨干、及时高效的反馈机制、牢靠的群众基础以及周密配套的实施方案,都是政策执行的必备要素。讨论政策执行的必备要素,对于政策的执行乃至当前的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渐激烈,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人才的整体素质,本文基于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教学质量,提高高校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的热情,更好面向市场需求,提出了新的电子商务教学概念及方法,以期提高高校学生作为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提升学生就业后投身电子商务的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提高团队创新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45.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论述了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内涵,论证了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是新时期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重新确立基础英语课程的定位与功能,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46.
当前关于高校民族班的高等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制约民族生高等数学学习的一系列因素,并着重从激发兴趣动机、注重基于双语的数学语富教学、加强高等数学教学的文化相关性、实施基于民族生自主学习的PBL教学模式、倡导促进民族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多元评价考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7.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学生管理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搜索管理盲点,改革管理体制;注重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北京市第19届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我院和其他几个重点院校实验题得分的对比分析,尤其是实验能力得分率的详细分析,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相关教学改革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9.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课程任务和近年来的发展动态,确定了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全面提高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0.
生产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不摘清“生产社会化”的本质特征、客观要求,就不可能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我国生产社会化实际状况出发,探讨了生产社会化范畴的内涵。外延及本质要求,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提出了具有一定意义和现实作用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