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基于舰载无人机对岸上目标的观测能力出发研究出的"理想观参",考虑各种因素对舰载无人机在任务区域飞行安全的影响,建立了地理通视性分析模型、地理可飞性分析模型、飞行可控性分析模型、弹道安全性分析模型和观参上限分析模型;综合上述模型,给出了舰载无人机可观测安全飞行空间,满足可观测安全飞行空间的观测参数即为当前环境下的"实用观参";根据本文模型研制的舰载无人机对岸射击观测辅助决策软件,实现了舰载无人机对岸射击观测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322.
石亮 《国防科技》2021,42(4):26-31
当前,无人作战系统在大规模、高烈度、高科技体系对抗中的安全防护能力尚显不足,需从多方面加以提升。本文首先从自然环境、协同运用、综合对抗以及自主权限给无人系统带来的安全风险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无人系统的安全防护需求;其次,根据需求,总结了无人系统安全防护的目标,并分别从提升无人系统环境适应性能、降低无人系统可探测概率、强化无人系统抗毁伤能力、夯实无人系统自主作战安全性设计等四方面详述了无人系统可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再次,利用体系防护资源,结合无人平台和载荷的防护基础,提出了内外一体的、控制与防护分离的协同安全架构;最后,对无人系统安全防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