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基于ICA的多姿态人脸表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独立成分分析(ICA)应用于多姿态人脸识别。对比分析了ICA和主成分分析(PCA)两种人脸识别方法的差异,并重点研究了多姿态人脸的独立成分(IC)表示。在基于权向量幅值的方法基础上,引入了基于比例因子的IC核选择的新方法。实验表明,新方法有利于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和识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2.
运载火箭1/5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运载火箭动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以某型运载火箭为原型对象,根据其结构组成分别推导各部件的相似关系;利用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的一致性,联立形成了运载火箭横向动特性相似关系;考虑实际加工制造条件,分析了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的约束;根据上述相似关系和相似系数约束设计了1/5缩比模型,并对该缩比模型的动特性相似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所得1/5缩比模型在动特性方面与原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163.
大型电子装备层次诊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电子装备诊断的特点,探讨了利用层次性理论对电子装备进行故障诊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出了层次性诊断中层间诊断和层内诊断的概念、原理及实现方法。首次将可列集的概念引用到层次诊断中,并给出了层次诊断中故障模式空间的选取原则,为层次诊断的工程实现和未来进行多信息诊断提供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4.
求绝对值函数的导数是高等数学的一个难点。本文证明了一个公式,能较全面地解决绝对值函数的求导问题。  相似文献   
165.
设S1,S2 ,… ,SN 是Rn 上的N个仿射压缩映射 ,若Rn 的紧子集E满足E UNi =1 Si(E) ,则称E为子自仿射集 .作者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了子自仿射集E的Hausdorff维数 .  相似文献   
166.
在有交易费的投资消费模型下,讨论了价值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即给出了价值函数是有限连续和非减凹函数.  相似文献   
167.
提出关于输入分机两种电路的改造方案,即绝对值和正切函数发生器电路的工程实现方法,从而解决修理中备件替换问题.经实验证明,电路具有很高的精度,且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68.
在磁悬浮控制系统中,常常忽略轨道的弹性来设计控制算法。在这种控制算法作用下,当轨道刚度较小时,系统容易产生振动。为解决该问题,可以将轨道弹性加入悬浮模型,然后设计控制算法。考虑轨道弹性之后,悬浮系统的模型会比较复杂,控制算法难以在工程实现。为此,采用Hankel范数近似法对考虑轨道弹性后的模型进行降阶,并且在降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控制算法,解决了轨道弹性引发的系统振动问题。并且,这种方法容易在工程中实现。文章最后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降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9.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力学特性或响应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缩比模型设计。以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为研究对象,阐述已有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基于离散相似提出结合有限元方法的方程分析法,利用该方法推导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静力学响应和动特性的相似关系;利用所提方法设计某复合材料龙骨的1/5缩比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推导的相似关系能够用于指导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的缩比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170.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errorist attacks is developed and placed within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structure. For the target or object of the attack, we consider the lost value of human lives, lost economic value, and lost influence value, counted as benefits for the terrorist. The corresponding losses for the terrorist are counted as costs. The terrorist attacks if benefits outweigh costs. Bounded rationality is enabled where the three kinds of benefits and costs can be weighted differently. We account for two ex ante probabilities of successful planning and attack, and enable the terrorist to assign different weights to its multiple stakeholders. We introduce multiple time periods, time discounting, attitudes towards risk, and subcategories for the benefits and costs.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11 September 2001 attack, and 53 incidents in the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yielding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cted utilities. The paper is intended as a tool for scientists and policy-makers, as a way of thinking about costs and benefits of terrorist atta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