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人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92.
新时期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与塑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入手,对当前研究生科学精神的现状作出客观描述,认为研究生缺乏科学精神并不只是个别现象,而在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中存在。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导师、学校多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3.
拉图尔最早提出SSK的微观研究纲领——“实验室研究”纲领,把建构主义科学观推进到更深入、更复杂的研究领域,成为社会建构论的主要代表,并且开创了科学认识论“社会学转向”基础上的“人类学转向”。在此着重分析他如何对科学知识的社会性问题进行日常考察与微观研究,如何论述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94.
赵阳  舒宇  汪洋  游骏 《国防科技》2018,39(2):118-122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都会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习主席明确要求,要下更大力气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科技兴军的核心要义是因靠科技创新推动军队建设,关键是要造就一批瞄准科技前沿、勇于善于创新的排头兵和突击队。本文以全军高层次创新性科技人才研修班为例,系统总结了研修班在组织模式、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和平台手段建设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提出组训模式、培训方式、内容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进而为我军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强力推进科技兴军伟大实践提供经验启示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5.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要有良好的运作机制与管理模式。军事院校是军事创新的源头,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阐述了创新的概念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结合军事院校的特点,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始终坚持把德育摆在首位,把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导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7.
“两弹一星”科技精英群体师承效应是建立在名师、名校、名专业、名学历(学位)四要素基础之上的。它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五个基本因素:一是科学预见、把握前沿的眼光得以继承和发扬;二是精心选才、因人施教的能力得以继承和发扬;三是情操高尚、人格至善的品性得以继承和发扬;四是学术民主、教学相长的学风得以继承和发扬:五是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8.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可以从四个角度对其内涵进行界定: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迥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又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则划清了其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各高校的语音实验室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却面临着语音实验室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局面。分析高校语音实验室的现状,重点阐述了语音实验室科学化管理的内涵以及改革传统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0.
院校后勤工作集管理、后勤保障于一体,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院校后勤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工作中,应注重从统一思想入手,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只有坚持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工作上水平、教职员工得实惠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