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课程改革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议题,实施新课程改革,将会逐步改变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本文从新课改意义、必要性以及语文教学中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分析,为做好新课程改革做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2.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也运用而生。网络文化的双面效应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3.
研究一阶非线性脉冲周期边值问题,应用微分不等式和Schaefer不动点定理,得到了脉冲边值问题解存在的充分性判据,并给出了相应的Green函数。  相似文献   
4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就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武警学院作为公安现役部队的最高学府 ,目前的中心工作是用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5.
比较的视角:中美研究生招考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比较的视角,在招考管理权,招生人数控制、入学奖学金制度、考试内容以及招生录取标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美研究生招考制度的异同,分析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46.
党的十七大鲜明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旗帜;其精神实质,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其实践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7.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应该有文献史料运用的意识,在文学作品解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列的文献史料,并认真查阅,从文学史现象的历史和文学史叙述本身的过程中掌握现代文学史的知识脉络。同时也需结合时代发展下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新习惯,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使用编写者提供的文献史料资源,多方面、多层次地进入到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48.
本文基于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对于利用动态输出反馈,完成干扰解耦的情形,给出了鲁棒干扰解耦的条件。  相似文献   
49.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期实践中,科学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基本规律: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认识、掌握和科学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对于全面提高党的思想领导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0.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