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115 V/400Hz逆变电源中,A/D转换器引起的量化误差对系统的影响是造成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逆变器反馈通道误差的分析,采用全波整流电路对115 V/400 Hz逆变电源中A/D采样电路进行了改进,减小反馈通道误差,使逆变器的稳态电压输出波形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2.
GPS/INS复合制导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制导技术的发展,国外许多新型的武器装备都采用了GPS/INS复合制导技术。介绍了国外GPS/INS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重点分析了惯性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优缺点,综述了GPS/INS复合制导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文中列举了美国GPS/INS系统的小型化,以及GPS/INS复合制导系统在SM-3导弹、洲际导弹等多种导弹制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由此可见,掌握国外复合制导体系的发展动态对我国GPS/INS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3.
PS/2键盘接口由于采用标准PS/2协议通信,易于控制,在嵌入式系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如何使用这种接口,介绍了其物理接口及通信协议,重点对工作时序和部分命令字进行了说明.在应用中,给出了PS/2键盘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通信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接口通信程序.  相似文献   
74.
为了提高武警部队装备研发的设计速度与水平,从满足部队装备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阐述了军事装备学科的发展思路与方向。结合部队装备仿真设计和创新研制实例,简述了实体参数化设计软件Pro/Engineer的功能特点,阐明了加强三维制图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在部队装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学历层次Pro/Engineer的教学内容。对促进军事装备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提高部队装备的开发建设水平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5.
冲击噪声背景下引信目标方位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冲击噪声条件下基于高斯噪声模型的目标检测方法性能退化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引信目标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引入α稳定分布模型对冲击噪声建模,通过对引信阵列天线接收信号共变矩阵的特征分解估计噪声子空间,再依据最小范数算法实现了对目标方位的估计。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数值模拟了爆炸激波管不同隔离段长度时管口稀疏波对试验段超压的影响。为了准确高效地模拟试验段入口的超压曲线,采用了一种将一维球对称程序和三维程序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并在一维计算中利用爆炸相似律,采用小当量爆炸来模拟实际超压波形。计算结果表明,隔离段长度L的变化不影响超压峰值;L小于等于20m时,稀疏波的影响使得试验段超压的作用时间、比冲量减小;L大于等于30m时,稀疏波对试验段超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77.
油库高黏油品黏度大、凝固点高,在常温下管输水力损失大,必须加热升温降黏后才能实施管输、收发及灌桶作业.分析了黏油蒸汽加热的不利因素,研究了黏油热边界层减阻输转理论与工艺技术,开拓了热边界层理论与技术的应用领域.研制了基于热边界层减阻理论的黏液输转装置,建立了黏油热边界层减阻工艺水力和热力数学模型,并编制计算程序,通过热...  相似文献   
78.
潜艇高空磁场一般由包络面磁场计算得到,但实际中包络面磁场较难测量,而下方近场平面磁场则容易获得.在下方近场平面磁场的基础上,利用边界积分法计算得到下方远场磁场,再根据潜艇远场磁场分布的全空间一致性,计算出远场等效磁矩,得到高空远场磁场.实验分析表明了潜艇远场磁场分布的全空间一致性,由下方近场平面磁场可以较准确地得到潜艇...  相似文献   
79.
元器件性能退化信息的系统性能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能可靠性方法为解决现代工程实际中的高可靠、长寿命、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建模分析提供了途径.目前的性能可靠性研究主要是针对元器件开展的,对系统性能可靠性进行研究时通常需要将其看作一个元器件,需要得到系统的性能退化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得到系统的性能退化数据比较困难.实际上,由于元器件的性能退化导致系统性能的变化,因而可以利...  相似文献   
80.
The mechanical, thermal and ablation properties of carbon phenolic (C-Ph) composites (Type-I) rein-forced with different weight percentages of organo-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o-MMT) nanoclay have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Ball milling was used to disperse different weight (wt) percentages (0, 1,2,4,6 wt.%) of nanoclay into phenolic resin. Viscosity changes to resin due to nanoclay was studied. On the other hand, nanoclay added phenolic matrix composites (Type-II) were prepared to study the dispersion of nanoclay in phenolic matrix by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and thermal stability changes to the matrix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r (TGA). This data wa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cal, thermal and ablation properties of Type-I composites. Inter laminar shear strength (ILSS), flexural strength and flexural modulus of Type I composites increased by about 29%, 12%and 7%respectively at 2 wt.% addition of nanoclay beyond which these properties decreased. This was attributed to reduced fiber volume fraction (%Vf) of Type-I composites due to nanoclay addition at such high loadings. Mass ablation rate of Type-I composites was evaluated using oxy acetylene torch test at low heat flux (125 W/cm2) and high heat flux levels (500 W/cm2). Mass ablation rates have increased at both flux levels marginally up to 2 wt.% addition of nanoclay beyond which it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is is in contrast to increased thermal stability observed for Type-I and Type-Ⅱ composites up to 2 wt.%addition of nanoclay. Increased ablation rates due to nanoclay addition was attributed to higher insulation effi-ciency of nanolcay, which accumulates more heat energy in limited area behind the ablation front and self-propagating ablation mechanisms trigger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part of nanocl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