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根据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一种基于FPGA为实现核心的总体设计方案,并详细分析该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对处理算法在FPGA上的实现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运算效率的同时降低硬件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前方车辆相关信息探测迅速准确,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汽车防撞雷达的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42.
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基于非线性双稳系统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进行数值研究,利用随机共振机制,浸入在噪声中的微弱信号可以得到有效的放大与增强。给出了基于Runge Kutta算法的双稳系统随机共振模型的求解方法,提出了利用随机共振检测微弱非周期信号的一种新思路。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出强噪声极低频的微弱周期信号,而且可以对非周期信号进行有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3.
给出了高保真数字信号获取系统的结构,分析了为生成高保真语音数字信号文件应注意的器件选择、电路设计和编程实现方法,总结了高保真数字信号获取系统四个主要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44.
针对传统的扫雷方法在清除智能化水雷引信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利用主动干扰信号反水雷的思路,通过分析智能引信的工作机理及在干扰背景下对目标信号的检测能力,建立了基于奈曼-皮尔逊准则的主动干扰反水雷模型.针对水雷磁引信,选择电极式电磁扫雷具为干扰源,以中型舰船为保护对象,通过计算三者的相互位置与信噪比的关系,以及水雷检测出...  相似文献   
145.
为解决雷达测试信噪比很小的信号检测问题,分析了噪声特性和多普勒信号特性,论述了混沌检测原理,提出了混沌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混沌检测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6.
为促使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三号系统尽早加入国际原子时计算,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及捷克无线电工程和电子学院两个守时实验室接收机产生的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观测数据,开展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时间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北斗三号信号的多路径噪声影响小于北斗二号信号,且信噪比优于北斗二号信号。对比已有的研究,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B1C和B2a)共视时间比对的噪声相对于北斗三号卫星播发的北斗二号兼容信号体制(B1I和B3I)有较大的改善,其结果与GPS、Galileo共视比对结果相当,且在零基线共钟比对中,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比对钟差的标准偏差相对于北斗二号信号提高了40%以上;利用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得到的亚欧两地钟差噪声小于北斗二号信号,且比对钟差的稳定度相对于北斗二号提高了10%以上。该试验也可为北斗三号时间比对纳入国际原子时计算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7.
基于复杂网络和传播动力学相关原理,构建了符合大型船舶人员交互特征的社交网络,定义了传播网络层级结构,分析了交互网络拓扑生成的5项规则,给出了大型船舶流行病传播社交网络构成方法。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研究了交互网络节点成员属性和流行病传播特点,给出了智能体成员状态空间的基本构成形式,融合防护治疗、管控隔离、信息交互等因素的物理特征,构建了智能体状态迁移和行为交互过程算法,并分析论证了衰减函数的结构及区间特性。对比距离恒定模型和随机游走模型,分别对典型大型船舶流行病传播过程分4种工况12种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机游走模型更适合信息量丰富条件下的大型船舶流行病早期传播过程模拟仿真和疫情防控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48.
一种新型防护结构对爆炸冲击波衰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LS—DYNA,在相同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对洞库口部普通钢板防护门和有泡沫铝夹层的钢板防护门两种防护结构的隔爆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泡沫铝夹层的钢板防护门对爆炸冲击波有着良好的衰减特性。同时表明该新型防护结构对洞库口部抗爆炸冲击波设计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9.
初相未知信号联合检测与估计的序贯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未知参数的充分统计量和再生概率密度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了联合检测与估计的序贯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框图,并将该算法应用于高斯噪声中初相位未知信号的联合检测与估计当中.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较传统算法有一定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150.
UHMWPE复合材料抗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制的聚偏四氟乙烯(PVDF)压电传感器,直接测量爆炸载荷下UHMWPE层叠无纬布和PU基体的UHMWPE复合材料内部冲击波压力峰值,对其冲击波衰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UHMWPE复合材料对爆炸冲击波有很好的衰减作用,含有PU基体的UHMWPE复合材料比UHMWPE层叠无纬布对爆炸冲击波有更好的衰减效果。UHMWPE复合材料具有轻质、吸收冲击波效率高等特性,在爆炸冲击波防护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