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2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运用多块混合网格,采用RNG湍流模型、流体体积法(VOF)和PISO算法对某型两栖侦察车带自由表面的粘性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方法采用相关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误差在9%以内.针对模拟结果显示的影响其水动力特性的主要结构部位和外形参数进行了优化,并计算分析了轮穴、车体切角、车轮状态以及车首导流板对两栖车航行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车体绕流场特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航速10km/h时减阻效果可达原车总阻力的69.2%,有效地提高了某型两栖侦察车的航行性能.  相似文献   
172.
Instead of measuring a Wiener degradation or performance process at predetermined time points to track degradation or performance of a product for estimating its lifetime, we propose to obtain the first‐passage times of the process over certain nonfailure thresholds. Based on only these intermediate data, we obtain the uniformly minimum variance unbiased estimator and uniformly most accurate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mean lifetime. For estimating the lifetime distribution function, we propose a modifi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and a new estimator and prove that, by increasing the sample size of the intermediate data, these estimators and the above‐mentioned estimator of the mean lifetime can achieve the same levels of accuracy as the estimators assuming one has failure times. Thus, our method of using only intermediate data is useful for highly reliable products when their failure times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the proposed new estimator of the lifetime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standard and modifi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s. We also obtain approximate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the lifetime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its percentiles. Finally, we use light‐emitting diodes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our method and demonstrate how to validate the Wiener assumption during the testing. © 2008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8  相似文献   
173.
加速寿命试验(ALT)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产品的寿命及可靠性信息.利用ALT对产品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估时,常常将已工作过的产品进行抽样并投入试验,在这一类样本的ALT数据统计分析时如何处理初始工作时间,成为ALT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工程实际中评估此类样本的剩余寿命时常常忽略初始工作时间,将其视为"用后如新"或"无记忆性"产品.但此假设必须以产品寿命服从指数分布为前提,而大部分机电产品的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因而该方法在应用时必然会产生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时间折算的ALT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并利用Monte Carlo仿真对其估计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评估存在初始工作历程产品的剩余寿命,估计精度优于原方法.  相似文献   
174.
在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实现仿真模型间的互操作机制需要引入类似HLA中定义的声明管理(DM)和数据分发管理(DDM)服务.我们开发的KD-PADSE高性能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环境采用谓词断言和对象代理方法在面向对象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实现了基于平行结构和事件调度机制的声明管理(DM)和数据分发管理(DDM)服务.在以千兆以太网互联的10节点Linux集群计算机上,采用DDM机制后仿真模型每秒(物理时间)可以进行1万次属性更新,是没有采用DDM机制时的20倍,在功能性和性能上验证了该DDM机制在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5.
以冲压增程弹为应用背景进行了进气道设计.结合增程弹的特点,讨论了轴对称进气道中心锥参数、喉道参数、外罩参数的选择.特别对进气道唇口处参数、扩张段角度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单锥混压式、单锥外压式以及双锥混压式三种进气道,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进气道主要设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就增程弹的性能要求而言,双锥混压式进气道的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76.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双三角翼上涡流运动随攻角的变化规律.计算取层流假设,研究了攻角在5°~30°,76°/40°后掠双三角翼绕流的流场结构随攻角的变化,并对双三角翼上涡破裂现象对流场结构及气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三角翼上的多涡结构存在强烈的相互影响,较大的攻角会导致涡破裂在翼面上发生,严重影响了双三角翼的气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77.
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作战仿真的各种指挥指令,比较了实际军用文书与仿真指令之间存在的异同,分析了作战仿真系统中指令的类型以及内容结构,列举典型真实军事命令语言,进行便于仿真系统使用的格式化,重点论述实际军事命令等文书在作战仿真系统中如何被准确、高效地识别与运用,提出了两个适用于作战仿真系统的指令格式——基本指令格式和拓展指令格式,并归纳出指令格式的回字架构,为仿真指令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8.
装备采购与部署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装备采办全过程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和“龙格-库塔”(Runge-Kutta)基本算法,重点对采购与部署子系统进行了建模和计算机仿真,在具体仿真结果输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装备采购与部署效率的因素,对装备如何尽快形成新的战斗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9.
根据滑翔增程炮弹的空气动力特性和飞行弹道特性,通过对滑翔弹道的理论分析,采用控制鸭舵技术,实现炮弹的增程。经过仿真优化可以得到最佳初始射角、助推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时间及作用时间、鸭舵的最佳展开时间以及控制系统进行飞行姿态控制所需的最佳摆动角曲线,理想情况下最优滑翔控制模型可使射程达到不进行滑翔控制时射程的1.5-2倍,所得结果对滑翔弹丸的气动力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0.
针对某型自行火炮柴油发动机系统,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 工具,建立了整个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对该模型进行正弦、白噪声信号扰动下的仿真,从系统输出转矩和转速的曲线结果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该模型的建立为今后深入开展发动机仿真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