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9篇
  1954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针对目前6LoWPAN无线传感网络设计与应用存在的可扩展性较差、与IPv4环境不兼容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6LoWPAN与消息队列遥控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MQTT)的无线传感网络。其中,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作为MQTT客户端与MQTT服务器通信,边界路由器通过NAT64(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IPv6 to IPv4)实现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与IPv4网络的通信。将所设计的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到智能家居场景,评估了无线传感网络和边界路由器的性能,测试了系统功能的实现。结果表明,无线传感网络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和稳定性,无线传感节点的数据上传与指令接收稳定可靠,边界路由器工作稳定,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52.
从体系所具有的能力出发,准确地描述体系中实体之间的关系,建立体系结构模型是体系设计与分析的基础,也是基于能力的体系规划的关键。首先提出了能力到组分系统的映射规则,然后将所构建的体系二分网络转化为组分系统的加权合作网络,有效描述了体系组分系统间的复杂关系。最后给出了体系组分系统关系价值度量指标,并对网络模型进行社团结构分析,为基于能力的体系规划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53.
建立两级融合系统,联接一级、二级融合系统中的识别功能。提出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特征层目标识别技术,基于D-S理论、B ayes理论的时空域决策层目标识别技术、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的行为识别技术。解决应用中普遍存在的目标特征界限模糊、身份冲突、身份不稳定、缺少行为识别信息等问题,实现对目标身份和行为的综合识别,以达到对目标的全面感知。  相似文献   
854.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中存在的光缓冲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并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的吞吐率随不同的输入负载和网络规模而变化的规律,给出了在一定的互连总规模和输入负载下,网络实际吞吐率达到最大值时网络拓扑结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最后用模拟实验证明了这一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55.
本文论述了用蒙特卡罗方法直接模拟计算非带电粒子辐射的屏蔽穿透概率问题,讨论了粒子穿透概率无偏估计的两种实际情况,探讨了将粒子输运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辐射物理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5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certain issues of coefficient sensitivity in generalized network problems when such problems have small gains or losses. In these instances, it might be computationally advantageous to temporarily ignore these gains or losses and solve the resultant “pure” network problem. Subsequently,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pure problem could be used to derive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original generalized network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generaliz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an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Given an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pur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under what conditions will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original generaliz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 have the same basic variables? We study special cases of the generaliz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 in terms of convexity with respect to a basis. For the special case when all gains or losses are identical, we show that convexity holds. We use this result to determine conditions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gains or losses such that the optimal solutions to both the generaliz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 and the associated pur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have the same basic variables. For more general cases, we establish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convexity and feasibility.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9: 666–685, 2002;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DOI 10.1002/nav.10034  相似文献   
857.
针对三维微分对策制导律(DGL)求解问题,引入凸优化理论,将DGL求解归结到Hamilton系统的求解,设计了DGL求解算法,通过对代价函数梯度特征的凸分析,推导出对策系统鞍点存在的充要条件和求解方法,解决了以往通过对微分对策模型简化求解导致的模型不能客观反映作战过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8.
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是海上网络中心作战的典型样式.针对舰艇编队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装备体系特殊性,提出了“协同制导通道”基本概念和数学表示方法,并对基于协同制导通道分配方法运用于网络化反导作战条件下武器资源分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单舰反导作战“武器目标分配”的局限性,网络化反导作战“弹-目匹配”新需求和“协同制导通道”的选择方法,为确定“协同制导通道”选择的最优化指标,提出选择“协同制导通道”优化算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9.
由Chou等人提出的预测膜蛋白分类的机器学习算法在近年来不断改进,使得预测膜蛋白类型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膜蛋白类分布不均衡而导致少数类的预测准确率非常低,使用神经网络集成方法能解决此问题。该方法中Bagging算法通过对多数类欠采样和少数类过采样来解决膜蛋白训练数据集不均衡问题。此外,用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对已训练数据集和独立数据集进行分类测试,得出神经网络集成方法预测效果优于单个最好神经网络。该方法为解决蛋白质分类预测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特别是训练数据集不均衡时,该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60.
The contest-theoretic literature on the attack and defense of networks of targets focuses primarily on pure-strategy Nash equilibria. Hausken's 2008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article typifies this approach, and many of the models in this literature either build upon this model or utilize similar techniques. We show that Hausken's characterization of Nash equilibrium is invalid for much of the parameter space examined and provides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his solution to hold. The complete characterization of mixed-strategy equilibria remains an open problem, although there exist solutions in the literature for special prominent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