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针对无人机对地目标识别过程中的小样本问题以及目标存在的遮挡和混淆情况,提出了一种融合自注意力机制的小样本目标识别模型。在利用元学习思想获取小样本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自注意力机制学习目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上下文依赖关系引入模型,从而增强目标表征能力,以解决遮挡和混淆情况下有效特征不足的难题。为验证模型效果,通过对基准数据集和无人机航拍数据进一步加工,构建了遮挡和混淆目标数据集,设置了不同的遮挡程度和背景混淆率。通过在不同数据集上的验证,并与深度学习模型对比,证明提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和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352.
《防务技术》2022,18(10):1875-1885
This study numerically simulated and investigated the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a typical dual-pulse solid rocket motor with a soft pulse separation device through thermal insulation ablation under high-temperature dual-pulse erosion. The ablation rate of ethylene -propylene-diene monomer (EPDM) insulator was measured after the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The ablation mechanism of the EPDM insulator under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a dual-pulse solid rocket motor was evaluated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of the motor with a soft pulse separation device is uniform. The original charred layer existing on the EPDM insulator surface in the first pulse combustor is the decisive factor affecting the final ablation rate of the dual-pulse motor during the second pulse operation, and the ablation characteristic region is easily formed with the exfoliation of the charred layer. The ablation rate difference of the insulator increases with gas velocity.  相似文献   
353.
再入飞行器采用变质心控制不但可以保持较好的气动外形,还町以增大机动能力,但变质心控制较强的非线性和耦合性大大增加了控制系统设计难度,使控制器设计和实施的代价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变质心再入飞行器双通道解耦控制器。通过构造连续光滑扩张状态观测器,不加区分飞行器的各类干扰与耦合,对其统一进行估计:利用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并自适应调节控制参数对其进行补偿,实现对飞行器姿态的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降低了对系统模型精度的要求与控制器设计实施代价,对变质心再入飞行器非线性、耦合性以及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54.
根据新一代装甲车辆推进系统热部件散热特点及其冷却系统调控原理,提出了一种单变量多目标数学规划与模糊智能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该算法将冷却系统抽象为单变量多目标数学规划问题,采用加权的方法将多个目标函数转化为综合目标函数,输入到模糊智能控制器中进行冷却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能够有效地解决新型推进系统热源多、目标温度范围广而可调参数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5.
以污泥龄(SRT)为10 d和30 d的2组A/O-SBR反应器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SRT对污泥絮体中磷酸盐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絮体中的磷主要分布于胞外聚合物(EPS),EPS磷占污泥絮体磷总质量的69.45%~73.36%。正磷酸盐(PO3-4-P)、低分子量聚磷酸盐(LMW Poly-P)和高分子量聚磷酸盐(HMW Poly-P)是污泥絮体磷的主要形态。高SRT(30 d)污泥絮体EPS磷含量明显大于中SRT(10 d),表现为前者较后者有更高的PO3-4-P和HMW Poly-P含量,对应着高SRT(30 d)污泥絮体较中SRT(10 d)有更高的磷含量,前者约为后者的1.37倍。厌氧/好氧反应过程中,中SRT(10 d)污泥絮体EPS磷的厌氧降低量和好氧升高量分别为高SRT(30 d)的1.35倍和1.46倍,主要归因于前者的PO3-4-P和HMW Poly-P较后者有更大的厌氧降低量,而PO3-4-P,LMW Poly-P和HMW Poly-P较后者有更大的好氧升高量,对应着中SRT(10 d)污泥絮体较高SRT(30 d)有更强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能力。  相似文献   
356.
近似平面场景多视点图像拼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型无人机对地观测为应用背景,研究了近似平面场景多视点图像拼接问题。对于已知粗略相机位姿的情况,提出一种融合相机位姿信息和图像特征点对应信息的方法,采用直接稀疏Cholesky分解方法求解拼接全局优化问题。由该方法得到的拼接结果没有全局变形,局部拼接误差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相机位姿未知的情况,先采用structure-from-motion(SFM)方法恢复相机姿态和场景稀疏结构信息,再采用稀疏全局调整方法获得最终的图像变换参数。通过沙盘图像和真实的航拍图像拼接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7.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a fleet of vehicles to visit the customers located on a path to minimize some regular function of the visiting times of the customers. For the single‐vehicle problem, we prove that it is pseudopolynomially solvable for any minsum objective and polynomially solvable for any minmax objective. Also, we establish the NP‐hardness of minimizing the weighted number of tardy customers and the total weighted tardiness, and present polynomial algorithms for their special cases with a common due date. For the multivehicle problem involving n customers, we show that an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found by solving or O(n) single‐vehicle problems. © 201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1: 34–43, 2014  相似文献   
358.
有效飞机动力学转换可能会导致人机闭环失稳,在特定条件下会引起驾驶员诱发振荡。针对此问题,分析了致使驾驶员诱发振荡发生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人机闭环系统模型,推导了人机闭环系统失稳数学模型。研究了引起有效飞机动力学转换的可能因素,并运用时域和频域分析技术对有效飞机动力学转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案例研究表明:有效飞机动力学转换后,在特定条件下可引发驾驶员诱发振荡,但由此引起的驾驶员诱发振荡可以采用相关方法进行抑制。在恰当的抑制方法作用下,由有效飞机动力学转换引发的驾驶员诱发振荡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359.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全地形车载火箭炮系统发射与行驶一体化动力学模型,基于路面功率谱密度函数和谐波叠加法,创建了全地形车野外行驶的三维随机土石路况模型,对战车行进间发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该型号车载火箭炮行进间发射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战车及发射装置的动态响应情况及运动特性和车速对发射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全地形车可以在土石路况低速行驶完成行进间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360.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拦截弹弹道规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弹道规划设计了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拦截弹道。分析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拦截问题,将其定性为临近空间的远程高超声速拦截,并提出弹道规划需求;设计了一种两级助推的拦截弹,建立了考虑地球曲率和自转的拦截弹质点平面运动模型;根据弹道规划需求设计弹道约束,以末速最大、与终点距离误差最小和全程热量最小为指标建立拦截弹弹道规划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弹道,结果表明:符合约束的规划弹道是高抛再入形式,与比例导引弹道和准最佳弹道相比,拦截弹大部分时间飞行在大气层外,有效降低了气动热效应影响和对弹体材料的性能需求,且为末制导段提供良好的初始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