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58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概念原理探索阶段进入到成果应用阶段,其军事潜力和作战效能日益凸显。主要以美军高超声速无人飞行器、空天飞机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为研究对象,从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运动特性、电磁特性和红外特性3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结合典型目标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着重探讨了目标特性对未来作战性能的影响。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的分析研究,为新型防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为未来探测跟踪拦截此类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以阶跃输入响应进行模型的检验,提出了航空发动机状态模型的建立方法:在抽功法所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A、C矩阵元素进行寻优,解决了状态空间模型的响应与非线性模型不能够很好吻合的难题。仿真表明,得到的状态空间模型无论是动态过程还是稳态过程都能取得较高的建模精度,为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的研究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3.
为实现对探测器轨道形状与高度的精准调整,提出一种径向力平衡飞行的航天器连续推力控制新方法.建立连续推力平衡飞行的动力学极坐标模型,并推导出特殊条件下的解析轨道解,进一步分析边值条件,给出连续推力的控制律.利用这一平衡飞行控制理论,构建轨道捕获的最优控制策略.考虑推力器的推力水平,通过一次或多次的控制过程,实现对轨道形状、轨道高度及轨道相位的综合调整.数值仿真表明:利用平衡飞行的轨道控制方法,配置微小推力器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轨道捕获;该方法具有控制过程可解析、计算量小、简便、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4.
信息化条件下防空兵作战依托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已经将防空兵各个作战要素联结到了一起,初步具备了网络化作战的雏形。而恰当的指挥控制方式是实施高效防空兵网络化作战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剖析了防空兵网络化作战给指挥控制带来的新特点,而后构建了防空兵网络化作战指挥控制方式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防空兵网络化作战的指挥控制方式是自适应指挥控制方式。并研究了防空兵网络化作战实施自适应指挥控制方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内在机理以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峰值点形态信息的SAR图像舰船尾迹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舰船尾迹线性特性的基础上,针对SAR图像线性特征产生因素的多样性,及由此引起的Radon变换域中尾迹峰值点检测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点形态信息的尾迹检测算法。算法门限化图像的Radon变换系数,提取出所有可能的峰值点;对这些相应的局部峰值点的一维截面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峰值点匹配,根据提取到的参数形成决策矢量在特征空间中进行决策。仿真和实际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准确地检测到SAR图像中的舰船尾迹并判决其真假类别。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基于CMOE准则的空时多用户检测及其自适应实现。这是一种盲方法 ,不要求任何训练序列 ,能够抑制多址干扰 ,解决远近效应问题。进一步 ,分析了多用户CDMA阵列接收机的性能 ,并且与多用户单天线接收机、单用户阵列接收机以及单用户单天线接收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7.
面向在轨服务的空间电磁对接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其姿态控制设计存在强非线性及耦合性问题需要解决,电磁/地磁力矩干扰姿态系统稳定.针对绝对/相对姿态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反馈线性化以及鲁棒H∞控制综合方法、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及鲁棒H∞控制综合方法设计姿态控制系统.理论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控制策略特点,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理论研究及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策略都是可行的,对模型参数变化及外界干扰具有较强鲁棒性;基于相对姿态动力学的综合控制设计方法能有效利用航天器相对姿态测量信息,且无需额外设计状态估计器.  相似文献   
108.
侯迎春  张戈 《国防科技》2021,42(1):19-26
针对当前太空信息支援指挥控制存在的诸如缺少统一平台进行需求综合、数据汇集和融合处理,各类数据和产品分散管理,分头为用户提供信息保障服务等现实问题,本文对太空信息支援指挥控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太空信息支援指挥控制任务模型,并对太空信息支援指挥控制任务进行了分析。按照系统结构设计的思想,从太空信息资源提供者、太空信息资源使用者和太空信息系统管理者三个角度提出了太空信息支援指挥控制支持平台的功能需求;研究了太空信息支援指挥控制支持平台的系统组成,并按照\"资源+服务+应用\"的设计原则构建底层可共用基础平台,中间层提供支撑软件集成,上层面向各级各类用户系统的支持平台技术架构和相应物理架构,解决了指挥控制支持平台\"建什么、怎么建\"的关键问题,可为太空信息支援指挥控制支持平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投掷式通信干扰机是未来通信对抗装备发展的一种趋势,针对其压制无线战术通信的兵力部署优化问题,引入\"通信干扰压制概率\"和\"通信干扰效益\"两个指标,建立了基于双层规划的兵力部署优化模型,上层规划以整体通信干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下层为随机机会约束规划,以通信干扰压制概率满足一定置信水平为约束,以干扰机需求量最小化为目标。采用随机模拟、遗传算法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求解双层规划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PT)描述了个体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规律,较好地刻画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分析表明,PT在作战决策建模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T的计算机生成兵力(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CGF)Agent决策建模方法,给出了CGF Agent的建模框架,对CGF Agent决策过程中方案选择的具体步骤和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GF Agent决策行为的真实性,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