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In this paper an inventory model with several demand classes, prioritised according to importance, is analysed. We consider a lot‐for‐lot or (S ? 1, S) inventory model with lost sales. For each demand class there is a critical stock level at and below which demand from that class is not satisfied from stock on hand. In this way stock is retained to meet demand from higher priority demand classes. A set of such critical levels determines the stocking policy. For Poisson demand and a generally distributed lead time, we derive expressions for the service levels for each demand class and the average total cost per unit time. Efficient solution methods for obtaining optimal policies, with and without service level constraints, are presented. Numerical experiments in which the solution methods are tested demonstrate that significant cost reductions can be achieved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emand classes.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9: 593–610, 2002;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DOI 10.1002/nav.10032  相似文献   
32.
We study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a two‐echelon spare parts inventory system consisting of a central plant and a number of service centers each serving a set of customers with stochastic demand. Processing and storage capacities at both levels of facilities are limite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modeled as a queuing system at the plant. The goal is to optimize the base‐stock levels at both echelons, the location of service center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ustomers to centers simultaneously, subject to service constraints. A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MINLP) is formulated to minimize the total expected cost of the system. The problem is NP‐hard and a Lagrangian heuristic is proposed. We present computational results and discuss the trade‐off between cost and service.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9  相似文献   
33.
备件保障能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备件保障在武器装备作战中具有重要地位.筹措率、缺货数和适用率是备件保障能力评估的三个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时备件保障能力评估的数学模型.实例表明评估模型符合备件保障的实际情况,模型运行的结果合理、可信,部分解决了部队战时或机动时备件保障评估的问题,为确定合理的备件存储策略,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作战能力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工作环境对发动机本体热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发动机工作环境对发动机本体热负荷的影响,以某型发动机为对象,采用缸内燃烧与冷却系统传热耦合计算方法,建立了温度和大气压力对发动机本体部件热负荷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发动机热平衡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最大误差为9.1%,实车试验验证模型最大误差为6.2%。计算表明:发动机出口冷却水温度随环境温度和海拔升高而升高;环境温度46℃时的缸内活塞最高温度比-43℃时升高了15.4%,汽缸套最高温度升高15.5%;海拔高度每升高1 km,活塞最高温度升高1.04%,汽缸套温度升高0.95%。  相似文献   
35.
针对现有修后试验设备的不足,以柔性装卡、自动控制为设计思想,介绍了通用装备机械部件试验系统的设计过程。该试验系统采用1套柔性支架可完成多种车型、多种机械部件的试验,实现了机械部件操纵的集中控制,提高了试验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利用C+ +Builder 6.0编程软件,编制了专门的计算备件期望短缺量的软件和查询表格,使得METRIC模型的实际运用更加方便;结合我军防空武器系统维修保障体制的现状,利用METRIC模型构建了备件配置优化模型;以备件订购费用为约束条件,装备可用度最大为目标对备件配置策略进行了优化研究;算例分析表明,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7.
由于武器装备维修备件的需求是随机波动的,订货间隔期的准确预测就成为了一个难点。针对这样一个随机波动的需求系统,提出了利用GERT随机网络模型对其进行描述,进而求出随机波动需求的订货间隔期的解析表达式,解决了不确定性需求的订货间隔期的预测问题,为武器装备维修备件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实例验证表明,GERT随机网络模型是解决武器装备维修备件订货间隔期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在离散状态空间的马尔科夫过程的基础上,对可修复型备件满足率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经典的保障概率模型在装备综合保障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在增加备件维修次数阈值条件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后得到了一种新的可修复型备件满足率模型。在备件数量较少(等于1时)的情况下,与经典模型对比,该模型的符合程度较好;当备件数量较多时(大于1时),设计了在ExtendSim仿真软件环境下的仿真模型,并用仿真模型来检验改进后备件满足率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改进的备件满足率模型能较好地评估可修复型备件满足率指标,相比经典模型和仿真模型,避免了复杂耗时的运算过程,能够方便而且高效地运用于装备综合保障任务当中。  相似文献   
39.
针对现有的战备完好性计算模型与备件数量关联度不强的问题和基于战备完好性的备件数量计算大多采用仿真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能够考虑备件数量影响的舰船装备任务可用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备件在故障后采用更换策略时,装备的任务可用度与备件携行量的关系,得到了一个可以通过解析计算确定备件数量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40.
对于一个拥有多台相同设备的可修复系统来说,一种备件的需求以及其对应的备件保障方案将影响着系统的可工作设备数量,从而影响着设备其他备件的需求,故假设备件需求相互独立且与系统自身备件保障方案无关而开展备件配置研究是不合理的.在考虑备件需求相关以及备件的保障方案对备件需求的影响的前提下,利用马尔可夫理论描述了备件需求规律,针对不串件拼修和串件拼修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可用度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备件配置费用作为优化目标,以可用度作为约束构建备件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边际分析求解模型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