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采用DSP的SPORT端口控制16位高速串行DAC,设计了任意电压信号发生器,用于控制Ka波段连续波雷达压控振荡器产生频率可任意调制的发射信号。利用该信号发生器与调制域分析仪,测试了压控振荡器的调制特性和阶跃响应。  相似文献   
212.
利用Compact 2-D频域有限差分(FDFD)法分析广义脊形传输器件特性,得到的本征方程只涉及4个横向场分量,与同时处理6个场分量的本征问题相比,大大降低了CPU时间,同时由给定的工作频率f求解相移常数β,易于实际应用.针对广义脊形传输器件的复杂结构,本文划分了不同的子区.几种代表性的脊形波导传输结构分析结果与其他方法一致,表明了本文分析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13.
依据空间信息支持现代作战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五大类空间信息状况,分析了新概念武器高能激光的基本原理,并就其应用过程建立了UML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空间信息支持高能激光武器应用系统的框架,并就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间信息的需求进行了重点分析,而后以信息的转换与传递为主线,探讨了高能激光武器运用空间信息的流程。最后对该领域研究的趋势和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并提出对其未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14.
针对航行体尾空泡对流体阻尼力影响的问题,结合动坐标系技术和空泡多相流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求解雷诺平均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进行阻尼力计算研究。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数值计算研究表明,尾空泡会削弱航行体尾部压力的不对称性,使航行体尾部流体阻尼力减小。当尾空泡增加到一定尺寸时,流体阻尼力减小的幅度逐渐趋缓,同时尾空泡也改变了流体阻尼力随攻角的变化趋势。研究充分表明了航行体流体力设计中考虑尾空泡影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15.
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方法,设计一种频域加权LQR控制器;通过对其常用滤波器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型滤波器设计思路.当振源频率低于执行器下限响应频率,导致执行器输出减小时,通过改变滤波器参数、增大低频部分权重及控制力,可提高低于执行器响应下限频段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16.
针对高轨高价值目标护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达域覆盖的多航天器协同护卫策略。从相对运动视角对协同护卫任务进行了描述,并将威胁源多脉冲机动可达域问题建模为凸优化问题求解。在滚动优化框架下,根据动态更新的威胁源终端可达域,设计协同护卫平面及护卫点,以此为终端位置约束构建多航天器协同轨迹规划模型,生成相应护卫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可达域分析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威胁源终端可达域,协同护卫策略在多个场景下均能有效阻止威胁源,且护卫成功率随护卫航天器机动能力增强而增大。  相似文献   
217.
ABSTRACT

The strategic culture approach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a prolonged theoretical stalemate, despite a surge in case studies, which culminated in the Johnston-Gray debate and subsequent schism. The present paper outlines a new approach designed to overcome this deadlock, and consists of three arguments. First, the three previous generations of strategic culture studies have failed to explain how strategic culture influences behaviour. Second, aligning strategic culture theory-building with discursive institutionalism offers a way to overcome this fundamental fallacy. Third, a research programme for strategic culture should draw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to enable it to present and test middle-range theo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