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基于信号分解理论,在非线性秩排序统计滤波器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滤波器结构——二值秩排序统计滤波器。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滤波器的定义和实现结构;(2)实现算法;(3)滤波特性分析;(4)噪声图象滤波的计算机仿真。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滤波器具有良好的脉冲干扰抑制能力和边缘保持特性,硬件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272.
本文研究在载荷识别中确定载荷的分析处理频带宽度的方法。提出将载荷95%的能量对应的频率f_0,作为分析处理带宽。该方法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273.
本文研究神经网络的多层感知器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为达到实时识别的效果,笔者设计了TMS32010数字信号处理板,它与PC/XT机构成主-从系统,由PC/XT机管理数据,TMS32010进行高速运算,实验中,考察了神经网络对数字语音的识别能力,识别率达到95%以上,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进行语音识别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4.
介绍了笔者在国防科技大学讲授研究生课《动态数据统计处理》的体会:①突出重点,因材施教,以点带面;②数学理论与物理概念并重,加强基础理论训练;③重视实践性教学,激励学员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75.
对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GAL(Grow and Learn)神经网络给出一种改进训练算法,与未改进的网络在训练时间、识别时间及识别准确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证明该网络结构简单、隐层节点易调整、运算量小,且识别准确率并未降低。  相似文献   
276.
针对现役坦克火控系统弹道解算广泛采用的逼近法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后的弹道微分方程直接数值解算算法,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该算法的硬件实现环境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以DSP技术为基础的改进弹道微分方程解算算法解决了逼近法的不足。解算速度快,精度高。这说明该算法在坦克火控系统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77.
本文是作者在1997 年 《声学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发表的三篇文章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这些文章没有对提出的三种语音特征综合方法进行理论分析, 本文运用概率论知识, 详细地对前面三篇文章提出的三种语音特征信息综合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三种语音特征信息综合方法能够比较好地综合语音特征信息, 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这一结果与前面三篇文章中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78.
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模糊推理与规则控制的高度跟踪算法。这种算法无论是在跟踪效果与运算速度上都大大优于以往的最速下降法、动态规划法、最优控制法等,而且可以对最大俯仰角、最大可用过载、希望跟踪程度等跟踪参数进行随意设定。大量的仿真计算证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收敛性及可扩展性。可以极大地减轻对地攻击低空轨迹规划的工作,对巡航导弹、无人机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9.
本文给出了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下的事务处理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在处理用户的事务中,场所间所需要的基本的相互作用,为描述和分析分布式并发控制方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本文也是有关分布式并发控制研究的导引性文章,为后续论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0.
本文利用静电信号高压电极自身作为传感器的屏蔽电极,使屏蔽深度与仪器灵敏度要求相一致,并使输入端接收的电荷量与被测电位成正比关系,而获得被测电位数值,提出“信号自屏蔽电荷耦合”原理,并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论述了原理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利用此原理研制成ZPD-l型静电电位动态测试仪,该仪器与美制263型高速静电表、日本MH型人体静电电位仪等先进仪器相比,具有输入电阻高(>10~(14)Ω)、动态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高电压非线性失真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