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方钢刚性减振结构对组合板振动影响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质量引起的阻抗失配的原理出发,利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在板中嵌入一块方钢所引起的对振动波传播的阻碍作用,并且通过NASTRAN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检验了方钢结构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62.
对10、38CrSi、20Cr2Ni4A等坦克用钢的氮离子注入强化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后的试样,硬度和相对耐磨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硬度的测试结果与试验载荷有关。  相似文献   
63.
装备内弹道的一致性对其性能影响较大。经过长期对多个弹种用药筒的设计、使用和考核,发现用药筒在膛内容积一致性来进行弹道一致性设计比较适用和相对准确,同时发现挤进压力为P_0时的真实容积对内弹道一致性影响较大。此外焊接钢质药筒的内弹道一致性不仅达到了引伸药筒的要求,而且在或然误差和内弹道稳定性方面优于引伸药筒。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有限元法计算复铜导线和铜导线内部的电磁场分布,比较两种导线的电磁场及其传输参数,最后得出结论——在高频电路中复铜导线可以取代铜导线.  相似文献   
65.
本文讨论了双基地雷达系统中一种以收站△TOA和方位角测量为基础并辅以发射站传送的间歇高度信息的运动目标三维定位跟踪算法,详细分析了该技术的定位原理。在电子对抗条件下,发射站数据往往难以连续传送到接收站加以融合,因此有必要对间断传送的数据加以利用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典型目标航迹的计算机仿真对该算法的性能做了评估。由于这种融合方法在双基地研究领域尚属初探,因此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6.
根据导弹飞行试验任务中对测控设备进行数字引导的实际需求,介绍了数字引导在飞行试验任务中的作用和基于Digital UNIX平台实现对测控设备数字引导的原理,从确保数字引导实时性、引导数据可靠性、引导外推点确定及修正引导方法四个方面介绍实现数字引导的关键技术,为导弹飞行试验任务中确保测量设备及时捕获和跟踪目标,成功地实现数字引导提供了实用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7.
自差式多普勒无线电引信发射和接收装置是引信遥控装定的重要内容.在装置中引入单片机和FPGA技术,能快速、准确的装定已经出炮口300 ms以上的密集弹药,选择工作方式,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有近炸、碰炸、遥控炸、定时(距)炸.引信具备近目标发射电磁波功能,能有效抗有源干扰、海杂波干扰和信道干扰.FPGA的高度集成特性减小了编码和解码、调制与解调电路的体积,减小了引信工作电路.  相似文献   
68.
局部火灾场钢框架结构等效楼面活荷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火灾场钢结构框架梁极限抗弯、抗剪承载力的分析,提出采用等效楼面活荷载来描述火灾场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削弱,建立了火灾场等效楼面活荷载的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厚涂型不同保护层厚度的框架钢梁极限抗弯、抗剪承载力及等效楼面活荷载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等效楼面活荷载可以直观地描述火灾场对结构构件极限承载能力的削弱,使火灾场钢结构受力分析变得简单、清晰。  相似文献   
69.
本文模拟典型火灾温度-时间曲线,对热轧成的A3钢进行受热处理,测定在不同燃烧时间和温度下A3钢的晶粒度,给出了A3钢的晶粒度与燃烧时问和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通过测定A3钢晶粒度的大小来鉴定火场中不同部位的燃烧时间和温度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0.
在建立的加工设备机电系统精确动力学模型及对模型参数实时辨识的基础上[1],建立柔性加工设备机电系统的状态监测模型,包括BAYES故障检测、突发故障检测及故障分析与定位等;同时利用Kul-back信息距离和多层递阶AR模型实现系统的状态与故障预警。在加工设备上的实验表明模型可行有效,它能排除柔性多变工况、时变性及随机干扰对监测与预警功能的影响,提高其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