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石河子市作为新疆第三大城市,其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本文通过对石河子市体育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了该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旨在为石河子市体育产业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提出高校学生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对探索学校体育的目标实现,对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区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不仅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大事,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大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区体育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较大的发展,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正确认识我国社区体育现状有利于其更加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按《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的方案》要求,对新疆哈萨克集中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女性按不同年龄、职业进行了入户调查,经过对调查资料分析,就新疆哈萨克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军事体育教学中,由于要进行大强度训练,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学员一旦受到严重的运动损伤,就要休养很长时间,并重新参加训练方可达到以前的运动水平。要根据施训中的受伤规律和特点,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伤后训练,并运用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练习方法加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业的高度发展,电子竞技运动已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运动。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在新疆高校还处在萌发阶段。本文从新疆高校大学生对电子竞技运动的认知现状入手,对其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疆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的未来发展前景,旨在实现新疆高校电子竞技运动能否尽早开展起来、填补我区高校一项竞技运动项目的空白,丰富改善在校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新疆高校大学生拓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娱乐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疆体育旅游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理论分析与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新疆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与不足及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了新疆体育旅游开发的前景,以期对新疆体育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强调:少年强则国强。可近十多年间历次青少年学生体质测试检查的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民族兴衰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将从分析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发来探讨如何构建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体育与国防的互动关系入手了,剖析体育既是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也是提高国防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高校体育教学功能和国防建设的要求上入手,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国防教育是进行国防教育的补充和拓展,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于形成终身国防意识;开展国防教育的关键是挖掘体育教育的文化功能,把爱国主义贯穿到体育教学中;最后提出将军事体育项目可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也是承载国防教育的良好载体,推进国防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Like airlines and hotels, sports teams and entertainment venues can benefit from revenue management efforts for their ticket sales. Teams and entertainment venues usually offer bundles of tickets early in their selling horizon and put single‐event tickets on sale at a later date; these organizations must determine the best time to offer individual tickets because both types of ticket sales consume the same fixed inventory. We model the optimal a priori timing decision for a seller with a fixed number of identical tickets to switch from selling the tickets as fixed bundles to individual tickets to maximize the revenue realized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performance season. We assume that bundle and single‐ticket customers each arrive according to independent, nonhomogeneous Markovian death processes with a linear death rate that can vary over time and that the benefit from selling a ticket in a package is higher than from selling the ticket individually. We characterize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it is optimal for the seller to practice mixed bundling and when the seller should only sell bundles or individual tickets, and we establish comparative statics for the optimal timing decision for the special case of constant customer arrival rates. We extend our analytical results to find the optimal time for offering two groups of tickets with high and low demand. Finally, we apply the timing model to a data set obtained from the sports industry.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