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0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6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在光栅扫描雷达显示系统中,模拟随机扫描雷达显示系统中的余辉效应是新式雷达尚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新型的光栅扫描体制的雷达显示系统以及怎样实现余辉效应的方法。以伪随机序列为理论基础,用移位寄存器构成一个随机地址发生器,用高速只读存储器PROM查询数据,对视频存储器VRAM进行读改写过程,使视频数据递减,以达到模拟随机扫描雷达的余辉效应,起到了良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472.
可扩充性分析是评价并行算法或并行系统性能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大规模并行处理环境下更是如此。本文利用新近提出的扩张串行分量分析技术,研究了三个并行排序算法的可扩充性,以及这些算法在超立方体结构上的实现的可扩充性。给出了使三种算法都为可扩充的条件,解释了每个算法的适用范围。展示了算法的实质性质,计算了它们的扩张串行分量、扩张效率以及扩张加速比。本文的解析分析结果与其它文献中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73.
474.
针对FMS具有加工柔性和加工线路柔性的特点,提出了FMS任务可靠性框图模型的二种建模方法(并联形式的建模方法、贮备形式的建模方法(冷贮备、热贮备))以及模型的简化方法。本文的目的在于为分析、评估FMS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5.
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大数据计算服务面临着资源异构性、动态性与通信长延迟等方面的挑战,现有分布式计算模型仍存在一些不足。运用流计算模型提出分布式流体系结构,包括分布式流编程模型与资源管理等,能够高效支持多种并行执行模式。在10个CPU-GPU异构结点上实现了原型系统,仿真实验验证了7个不同的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与本地串行计算相比,分布式流体系结构可以平均提高39倍计算性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76.
许强强;李克奇;岳忠奇;杨艳良;岳晋忠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5,50(1):104-112
针对直升机CGF突防雷达阵地时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QN的直升机CGF的突防路径规划方法。结合了人工势场原理和专家经验,对传统的深度强化学习DQN算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以适应动态和不可预知的战场环境。通过在MetaSim仿真作战平台中进行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路径规划的平均所需时间上比传统A*和DIJKSTRA算法以及传统DQN算法有所提高,同时在路径长度和成功率上也显示出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477.
用{c,h,a}三参数旋转体模型描述可以大幅度变化的原子核形状,通过合理选取与三参数有关的核子单粒子势,用基矢展开法求解单粒子运动Shrodinger方程,用矩阵对角化方法求出了与核形状有关的核子单粒子能级。分析表明,本文计算出的单粒子能级是合理可信的,可用于计算大形变核之形变位能的壳修正和对修正。此工作在裂变动力学模拟计算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78.
针对网络化无人机集群任务自主协同问题以及市场竞拍法的优缺点,提出“计算换通信”思想及其相应的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通过对显式和隐式冲突任务的分析,建立任务相关智能体集合。提出基于任务抑制的局部优化方法,用于提前消解部分任务冲突,以减少算法迭代次数。设计基于历史竞标信息的智能体位置推断法,为局部优化提供必要的信息输入。基于组网仿真平台与集群救援场景开展蒙特卡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市场竞拍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基于共识的捆绑算法和性能影响算法,所提方法能够获得更少的迭代次数、更短的收敛时间以及更优的调度性能。 相似文献
479.
针对战术移动自组(AdHoc)网络提出一种分布式位置辅助的功率控制算法(LAPCA),它通过位置预测来推算节点的邻节点数目,进而调整信号发射功率,以保持最佳的网络连通性,由此提高整个网络的有效流量。该算法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可以方便地与已有的移动自组网络路由协议相结合。采用较为适合战术环境的参考点群组移动(RPGM)模型来产生网络仿真场景,从仿真实验结果来看,几乎在所有的RPGM场景下采用该算法后的网络有效流量相对于纯粹的AODV路由协议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