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三轴稳定跟踪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在运动载体上仅设置方位跟踪轴、高低跟踪轴并实现瞄准线间接稳定自动跟踪中存在的问题,在两轴跟踪中引入一个与高低跟踪轴在空间正交的横倾跟踪轴的实际意义及其实现方法,可供在运动载体上实现近程防空反导高精度跟踪系统论证、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2.
对于一些无法补偿舰艇摇摆的舰炮炮位半自动瞄准系统,稍加改造,采用一种结构简单,极易实现的开环稳定瞄准系统,在对海作战中可以获得较好的稳定效果。本文叙述了这种稳定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补偿效果;并介绍了工程上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3.
针对“下反”稳像式炮长瞄准镜只能稳定昼视光路,而不能稳定微光夜视视场的问题,设计了独立的电子稳像系统。采用AVR单片机设计了信号采集模块,利用外部中断实时获得炮长瞄准镜中陀螺仪输出信号,并用动态循环法控制数码管准确显示。设计DSP电子稳像模块通过串口中断与AVR单片机通信,将陀螺仪信号换算成图像的运动矢量,然后采用平移变换模型对图像的抖动进行补偿。为了检验稳像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微光瞄准镜稳像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稳像系统能够较好地稳定微光夜视图像,提高了炮长夜间观察瞄准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4.
混沌Lurie系统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Lurie系统在工程中的普遍性,研究了混沌Lurie系统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以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为基础,通过求解一个Riccati方程,给出同步控制律,并将其应用于通过混沌掩盖实现保密通信的驱动一响应系统.仿真表明,即使传输幅度较大的信息信号,混沌Lurie系统也能对其实现较好的掩盖,驱动一响应系统能够迅速同步,并且同步过程没有超调或振荡.  相似文献   
35.
电子稳像技术的研究重点是稳像算法,介绍了电子稳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常用的稳像算法,并根据坦克装甲车辆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车载电子稳像实验系统的基本构架及理论方法.选用块匹配法和直线特征法作为车载电子稳像算法,选用轨迹平均法作为图像序列的平滑方法,最后介绍了稳像效果的几种评价准则,并对车载电子稳像技术研究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6.
结构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无记忆鲁棒镇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状态和控制均存在时滞的一类结构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 ,讨论了鲁棒镇定问题 ,当不确定性参数满足有界性条件时 ,提出了一种无记忆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 ,可保证闭环系统具有二次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
在原有电子稳像算法基础上引入塔式分解,探索满足某单兵无人车载系统中稳像需求的算法,提出电子稳像多分辨率塔式算法.重点介绍了高斯塔和小波塔的构建方法,给出了塔式分解实验结果,并与未进行塔式分解稳像过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此算法大大节省运算时间,提高了系统稳像的实时性,在特定应用环境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车载高精度稳瞄系统的满意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车载高性能稳瞄系统伺服带宽设计的几个主要约束因素,对运动载体和强冲击振动环境下的扭转谐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噪声、精度和机械谐振等综合优化条件下的设计方法,同时对高性能稳瞄头部机构的安装机座提出了扭转谐振的要求以及减小谐振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数字化稳定跟踪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数字化稳定跟踪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提出了实现高性能数字化稳定跟踪系统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40.
压电速率陀螺瞄稳系统工程实践中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压电速率陀螺瞄稳系统原理和模型的基础上,对前馈稳定、瞄准线旋转、陀螺零位、载体振动等进行了分析,给出零位补偿措施和噪声抑制对策。并探讨了稳定系统速度和加速度的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