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通过测定46#机械油基础油与PAO8(8#聚α-烯烃油)不同比例混合后油品的黏温性能,研究了黏度偏差率随测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发现:国际通用黏度调和计算模型能较好预测混合基础油的高温运动黏度,黏度偏差率最大值为3.56%;而美国标准局的黏度调和计算模型在混合基础油的低温运动黏度计算上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292.
对某重型柴油机机油在使用过程中混入柴油、冷却液、烟炱等污染的情况进行模拟试验,在纯净的机油中分别混入柴油、冷却液和烟炱并搅拌均匀,配成不同百分比的模拟污染油液,利用油品传感器FPS(Fluid PropertySensor)测量模拟污染油液的黏度、介电常数和温度。试验表明:当机油中混入柴油、冷却液和烟炱时,机油的黏度或介电常数随着混入的百分比变化而变化;试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通过实车机油质量的检测认为:该方法可以用于机油的在线监测,为机油的按质换油提供监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93.
通过实验研究了100 mm野战输油管线供油挂车泵运行时及停运后机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数据拟合、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分别研究了供油挂车泵空载和带负荷两种情况下机油温度的变化规律;针对供油挂车泵各种工作状态,分析了影响机油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温度变化数学模型。研究结果为100 mm和150 mm野战输油管线供、输油挂车泵机组模拟器的研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94.
为适应油库数字化建设需要,解决油库监控中区域分散、设备点多、监控面广导致的数据采集和统一管理较为困难、系统实时性差、可靠性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WinCC的数字化油库监控系统。该设计应用OPC技术实现与控制器的数据交互,利用用户归档和变量归档,有效实现数据库的建立、查询和修改,克服了软件编程中与现场设备通信复杂和一般组态软件数据管理较差的缺陷,大大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使系统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美观,维护简单快捷,可广泛应用于油库监控。  相似文献   
295.
钢制油罐腐蚀因素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油罐腐蚀因素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钢制油罐主要腐蚀因素。首先根据腐蚀特征,找出钢制油罐的5个特征腐蚀部位;其次根据文献,深入讨论影响其腐蚀的大气、土壤、存储介质和随机因素,得到56个具体腐蚀因素;然后针对油罐底板上表面,考虑腐蚀机理和腐蚀因素参与腐蚀程度,分别构建层次模型和网络模型;最后对影响油罐底板上表面的11个因素进行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研究方法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296.
针对储油罐罐体变位影响油品计量精度的问题,建立了球冠形封头卧式储油罐罐体变位模型,将罐体变位后的油位高度转换成无变位时的油位高度,再利用罐体无变位时的储油体积计算模型得到变位后储油体积与油位高度的关系。分析了罐体变位对罐容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变位参数识别算法,最后对该变位模型进行了检验,并采用插值算法重新标定了变位后的罐容表。结果表明:该变位模型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变位参数识别算法能估计出罐体倾斜角度和偏转角度。  相似文献   
297.
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对油罐油气进行处理,具有安全性差、通风时间长和效率低下的缺点;利用燃惰气对油罐油气进行处理,可较好地克服上述缺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模拟实验台架,以燃惰气为介质,实验研究进气口位置和进气体积流量对燃惰气惰化置换油罐油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8.
In this article, we study item shuffling (IS)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logistics system of steel production. An IS problem here is to optimize shuffling operations needed in retrieving a sequence of steel items from a warehouse served by a crane. There are two types of such problems, plate shuffling problems (PSP) and coil shuffling problems (CSP), considering the item shapes. The PSP is modeled as a container storage location assignment problem. For CSP, a novel linear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is formulated 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stacking and shuffling features. Several valid inequalities are constructed to accelerate the solving of the models. Some properties of optimal solutions of PSP and CSP are also derived. Because of the strong NP‐hardness of the problems, we consider some special cases of them and propose polynomial time algorithms to obtain optimal solutions for these cases. A greedy heuristic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general problems and its worst‐case performances on both PSP and CSP are analyzed. A tabu search (TS) method with a tabu list of variable length is propos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euristic solution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rane traveling distance, we then construct a rolling variable horizon heuristic for the problems.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euristic algorithms and the TS method are effective.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2  相似文献   
299.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钨合金长杆弹侵彻陶瓷复合装甲与均质钢进行了数值仿真。重点分析了长杆弹垂直侵彻复合装甲全过程,研究了钨合金长杆弹体入射速度与弹体剩余动能、损失动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拟合了长杆弹在不同入射速度侵彻均质钢靶下弹体剩余动能与靶板厚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终点效应关系式,建立了弹体在不同入射速度下陶瓷复合装甲的均质钢等效靶板。分析结果表明,陶瓷复合装甲等效均质钢靶板厚度随弹体入射速度呈先增加后稳定趋势。研究结果对毁伤效能试验与战斗部设计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0.
采用端部半刚性连接梁单元模型进行模拟焊接节点的损伤,并基于应变模态理论,提出了一种焊接节点损伤识别两步法。第一步,先整体测量结构的位移模态并推导出应变模态,然后采用改进后的目标函数,通过信赖域优化算法对损伤节点位置进行准确判定;第二步,采用提出的杆端应变模态变化比指标,实现焊接节点损伤程度的精确识别。经工程实例的数值仿真及试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为解决这类大型焊接结构焊接节点的损伤识别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