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物流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装备器材保障中,阐述了建立装备器材筹措供应中心的重要性,构建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设计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器材保障物流网络和器材保障信息管理,探讨了该模式下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了装备器材保障管理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了装备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和敏捷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新型装备缺乏系统规范的保障训练需求分析方法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训练和培训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基于人员素质差距,建立了我军装备保障训练需求分析过程模型,并结合案例对过程的实现步骤进行了说明,增强了训练需求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合理利用军地资源实施一体化保障是现代战争或非战争军事行动基建营房保障的重要内容,然而,包含大量此类信息的商用网络、行业网络和平时基建营房业务管理网络的信息如何能被有效利用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依托军事信息栅格和地方多个行业信息网络,研究、设计缓冲数据库和数据订制服务软件,安全可靠地将分布在多个信息栅格中的基建营房保障所需信息耦合到军事后勤信息网络中,为快速、科学制定基建营房保障计划和实施战时基建营房一体化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装备保障训练业务工程理论及体系构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训练转型的需要,提出装备保障训练业务工程理论研究构想。在研究装备保障训练业务工程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其理论体系,分析了该理论的特点,为装备保障训练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促进装备保障训练工作的发展和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器材保障现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器材保障决策支持问题.设计了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中数据挖掘应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了项目规划和应用设计,并以器材平时消耗预测为例,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算,法进行了挖掘实现.数据挖掘为保障决策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科学的信息,可以较好地满足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面空导弹武器系统软件的健壮性设计是软件开发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首先介绍了面空导弹武器系统软件的特点并阐述了软件健壮性的内涵 ,表明它是软件可靠性、安全性和协调性均要满足的一种软件质量特性。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软件健壮性设计的概念 ,重点论述了软件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和协调性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作战使用角度出发 ,对作战使用研究的目的、细目进行了界定 ,对作战过程中作战人员的职责、作战组织、作战实施和指挥控制问题进行了剖析 ,为最终制定作战指挥程序和编制协同任务表奠定了基础。最后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舰空导弹综合试验与鉴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综合试验与鉴定的思路出发 ,针对舰空导弹的战术技术特点 ,建立了鉴定指标体系 ,论述了各种性能的综合试验与鉴定方法 ,并提出了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维修保障资源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论述了维修保障资源优化技术的意义;对备选维修工序和维修资源方案进行费用分析、时间分析和效能分析,确定了一套在工程上实用的资源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20.
We consider a make‐to‐order manufacturer facing random demand from two classes of customers. We develop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reserving capacity in anticipation of future order arrivals from high priority customers and setting due dates for incoming orders. Our research exhibits two distinct features: (1) we explicitly model the manufacturer's uncertainty about the customers' due date preferences for future orders; and (2) we utilize a service level measure for reserving capacity rather than estimating short and long term implications of due date quoting with a penalty cost function. We identify an interesting effect (“t‐pooling”) that arises when the (partial) knowledge of customer due date preferences is utilized in making capacity reservation and order allocation decisions. We characte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stomer due date preferences and the required reservation quantities and show that not considering the t‐pooling effect (as done in traditional capacity and inventory rationing literature) leads to excessive capacity reservations. Numerical analyse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our capacity reservation and due date quoting approach in a dynamic setting with multiple planning horizons and roll‐overs. One interesting and seemingly counterintuitive finding of our analyses is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reserving capacity for high priority customers not only improves high priority fulfillment, but also increases the overall system fill rate. © 2008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