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83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81.
根据未来战争中编队对地攻击的特点,运用一致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的思想对Swt-opt算法进行改进,解决关于传感器-武器-目标的联合火力分配问题。改进算法继承了Swt-opt算法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在通信、计算以及对战场态势的容错能力方面的优势,克服了Swt-opt算法受限于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最后,证明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并运用Matlab对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682.
对地(舰)空导弹弹体结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弹体结构可靠性的工程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弹体结构可靠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83.
对机动突防反舰导弹的防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舰空导弹反导拦截模型和反舰导弹“蛇行机动”突防弹道模型,通过攻防对抗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舰空导弹对末端机动突防反舰导弹的防御问题,提出了对舰空导弹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4.
以“可视化”理论与应用为技术指导 ,在分析研究通用装备保障“可视化”重要性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装备保障可视化系统的内涵、层次划分和建设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实现装备保障“可视化”的原理框图和几种实现方式 ,从而构建了装备保障系统可视化研究的一种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85.
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验收和日常防火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出发,就湿式报警阀组漏、误报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设计不合理、水力警铃安装位置不当、未设延迟器、管网中气囊未排除和施工安装不到位等造成湿式报警阀组漏、误报的常见原因,并提出把好设计、审核、施工、安装等环节,消除湿式报警阀组漏、误报的隐患。  相似文献   
686.
飞行参数的缺失给飞行事故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将核的偏最小二乘法与支持向量机耦合,建立基于状态匹配的飞行参数估计模型可以较好地解决缺失飞参数据的估计问题.首先将初始输入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进而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在特征空间中提取对缺失飞参数据影响较强的得分向量, 最后将提取的得分向量作为输入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既克服了输入变量间的相关性问题, 又降低了支持向量机的输入维数.仿真也说明了使用该方法估计缺失飞行参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7.
文中提出了一种GMM和SVM混合说话人识别模型,在特征参数域和概率得分域对两种模型进行了融合。混合模型结合了GMM和SVM各自的优势,使SVM的概率输出兼顾各说话人模型内部和模型之间的信息,并有效解决了SVM训练算法复杂,难以处理大量样本的问题。采用TIMIT数据库进行了说话人辨认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GMM-SVM模型比传统的GMM模型和SVM模型具有更好的辨识性能。  相似文献   
688.
用于多类分类的层次式支持向量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支持向量机存在的训练数据量大导致的训练时间过长和训练数据不平衡导致的分类结果会向训练数据多的类倾斜等问题,提出了适合于多类分类的层次式支持向量机。在训练过程中,首先折衷考虑各类之间的距离和各类的训练数据长度,据此将训练样本分为距离较远且其长度基本平衡的2类,然后逐层进行训练,最终形成二叉树分类结构。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缩短训练和分类时间,且对多类分类中的数据不平衡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9.
    
Washington's growing reliance upon international private security companies (PSCs) will lead to these firms becoming prominent vehicles in the prosecution of the counterinsurgency in Iraq. This shift, however, risks labeling PSCs as mercenaries and presents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regarding the control of non-state violence. Moreover, tradeoffs exist regarding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of PSC personnel. Utilization of personnel from the developed world risks compromising the capabilities of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Additionally, shifts in casualty recognition amongst US policymakers and the media suggest that the private option is becoming politically salient and thus less useful. Many developing world states ar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how the global outsourcing of security sector expertise risks their stability and ability to execute coherent policy. Finally, the employment of Iraqis in PSCs sends mixed messages to the Iraqi populace about the need for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hesive and responsible indigenous security sector.

Frankly, I'd like to see the government get out of war altogether and leave the whole feud to private industry.

[Catch-22 – Major Milo Minderbinder]  相似文献   
6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