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9篇
  6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装备保障方案进行权衡分析和优化筛选,从装备保障方案综合评价的具体需求出发,提出了装备保障方案综合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基于 OU(组织单元)与 BOU(基本组织单元)的组织建模法构建了装备保障方案综合评价的组织结构模型,设计了系统的角色和各功能模块,并给出系统运作的一般流程和具体事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12.
论述了维修级别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运用分析决策树模型和经济性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面向装备的维修级别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讨论了舰船装备维修决策中维修级别分析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13.
旋转矢量法可被用来进行有源相控阵列的通道校准。每轮测试后在计算相应通道的幅相时会出现伪解。通过调整固定场矢量的幅度,进行两轮测试,判定两轮测试中绝对解不变的那组解为真解。其辨别方法,在有效判定真解的同时,也降低了计算量与测试量。另外,由于两轮测试时只需测量幅度信息,降低了测试设备复杂度。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14.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装备的保障效能。在评估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针对熵值法赋权中单一指标权重过大,影响评估结果的问题,借鉴AHP赋权法,构建基于指标信息熵的判断矩阵来求解权重,克服了熵值法单一指标权重可能过大的问题。最后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通过分析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15.
系统建模语言(SysML)是在对UML2.0子集进行重用和扩展的基础上,综合了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的各自优势,提出的一种面向体系结构设计的可视化建模语言。以该设计语言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结构视图模型,并考虑到目前国内关于体系结构评估缺少相关可执行模型的现实情况,引入了复杂网络理论,将各保障实体抽象为网络中的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抽象为边,以军装备保障体系力量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军级装备保障体系网络结构模型。最后对网络模型的鲁棒性进行分析,为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16.
本文根据××式坦克在部队的使用情况,对现行技术保障制度的不足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新装备技术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17.
传统的面向事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处理大量数据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将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技术用于军械维修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阐述了基于数据仓库的军械维修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讨论了系统设计原则、设计方法、逻辑结构设计、多维数据仓库设计、底层数据库设计、前端用户视图设计等内容,对军械维修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18.
论述了保障效能及其评估的内涵,按照能力-性能-特性的思路,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装备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定量定性指标构建效用函数的方法,建立出装备保障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具体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19.
针对岸舰导弹作战指挥训练设计的模拟系统,运用直接模拟的方法构建系统框架,给出了作战指挥、发射过程和飞行弹道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矢量海图的制作和嵌入技术,运用墨卡托制图原理和导弹射击理论建立了射击计算数学模型,运用GDI+绘图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战斗现场保存回放功能.  相似文献   
520.
Prolonged domestic political conflicts change over time. The Maoist conflict in India which began in the late 1960s is one such conflict. Over time, the ‘old’ Maoist conflict has become a ‘new’ Maoist conflict. Important changes have occurred both in the macro and micro processes of the conflict. Some of these changes include the strategic relocation of the Maoist bases, a shift in the class character of the conflict, the nature of civilian support, and the rebels' methods of operation. While in the 1960s, the conflict was involved in land redistribution with the aim of annihilating class enemies, the recent conflict focuses on caste identities. In addition, it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with territorial control and local political competition. This has automatically led the Maoists to become involved with local criminal networks and also local business networks based. This involvement has led to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the conflict. Furthermore, it has forced the local population to become linked with the conflict. Studying these changes is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counterinsurgency poli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