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是推动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实习支教的开展受到了当地中小学校的普遍欢迎,对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就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而言,由于语言、文化、习俗等差异的存在,使得师范生实习支教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目前新疆地区师范生实习支教实际,就实习支教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2.
装备供应工程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装备供应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装备供应系统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模拟和试验方法来探讨装备供应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3.
阐述了同步控制电机的零位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判别的同步控制电机快速归零方案、单片机控制电路及算法,在舰载武器系统信号源中的应用表明,利用此方案归零同步控制电机速度快、精度高,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04.
在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高速经济增长时代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支柱的作用日益突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点 ,客观上要求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精确保障的理论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探讨了适应信息化战争保障需求、基于信息网络技术、资源重构技术、柔性保障机制和系统理论的精确保障的内涵,研究归纳出当今美军装备保障的特点、提出精确保障的理论研究应该充分借鉴系统理论、网络中心战理论、敏捷制造理论的先进思想,指出了我军精确保障实现的途径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6.
Scheduling IT projects and assigning the project work to human resources are an important and common tasks in almost any IT service company. It is particularly complex because human resources usually have multiple skills. Up to now only little work has considered IT‐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project structure and human resource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n optimization model that simultaneously schedules the activities of multiple IT projects with serial network structures and assigns the project work to multiskill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human resources with different efficiencies. The goal is to minimize costs. We introduce a metaheuristic that decomposes the problem into a binary scheduling problem and a continuous staffing problem where the latter is solved efficiently by exploiting its underlying network structure. For comparison, we solve the mixed–binary linear program with a state–of–the–art commercial solver. The impacts of problem parameters on computation time and solution gaps between the metaheuristic and the solver are assessed i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heuristic provides very favorable results in considerable less time than the solver for midsize problems. For larger problems, it shows a similar performance while the solver fails to return feasible solutions.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59: 111–127, 2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