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1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16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16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71.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现代战场的广泛应用,给机场、阵地、营地、指挥所等要地的防空体系带来新的挑战。以俄罗斯铠甲武器系统为首的弹炮结合末段防空系统代表了要地防卫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无人机技术发展对要地防空系统的新威胁出发,探讨传统防空武器系统在执行要地防卫过程中应对低、慢、小无人机目标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比分析了监测控制类、直接摧毁类和干扰反制类等典型反无人机技术的特点,然后针对俄罗斯“铠甲”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发展的过程、反无人机作战案例及其在要地防卫作战中的应用特点等进行深入探讨,最后针对要地防卫反无人机装备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开展要地防卫反无人机装备的体系规划和发展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2.
673.
为了改善采用金属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制备的天线罩中存在的热残余应力和弱粘接界面等问题,本文采用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罩壁结构相容性好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FSS,利用自由空间法对试样的电磁传输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数值分析模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FSS的电磁传输机制和电磁传输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FSS具有频率选择功能,但谐振频率处的电磁传输损耗较大;通过改变复合材料FSS的单元缝隙率、厚度、电导率以及介电常数可以实现对其电磁传输性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674.
赵暾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6,38(5)
为充分利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段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和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提出了三维一体化制导与控制问题。首先根据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飞行器-目标的视线角相对运动方程,推导出来适用于倾斜转弯控制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模型。接着,针对模型中的不确定性采用模糊干扰观测器进行补偿,并使用块动态面方法设计了一种一体化制导控制律。然后,通过选取适当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闭环系统状态的一致毕竟有界性。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75.
弹道导弹反拦截作战中子母弹抛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弹道导弹突破“爱国者”反导弹为背景 ,研究了一种通过调整子母弹抛撒高度提高突防能力的方法。通过对所建子母弹飞行动力学模型的仿真 ,计算出子母弹不被拦截的最优抛撒高度 ,同时也计算了该抛撒高度下子弹抛撒圆的半径及其抛撒误差 ,为作战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6.
为准确有效地确定导弹发射阵地选址位置,克服目前阵地选址过程中主观因素较强和难以判断选址方案优劣的弊端,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的两阶段阵地选址方法。初选阶段,构建影响发射阵地选址的指标体系,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综合权重,针对定量指标,采用GIS技术建立多环缓冲区进行空间分析,得到发射阵地选址备选方案;精选阶段,结合备选方案各指标得分,针对定性指标,利用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导弹发射阵地最优选址方案。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主观因素影响较小,能够为导弹发射阵地选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77.
为使紧耦合阵列天线在超宽频带内实现电磁性能更佳、辐射性能更稳定的目的,提出一种新型条形频率选择表面宽角阻抗匹配层加载的双极化超宽带紧耦合阵列天线。通过高频仿真软件CST周期边界条件对阵列单元截断并进行研究分析。掌握阵元阻抗和辐射等电磁性能后,优化设计并加工出一个6×6单元的阵列天线进行实际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天线在2~12 GHz的频带内驻波比均小于3,驻波比带宽为10 GHz。带内辐射特性稳定,主瓣电磁能量集中,交叉极化小。工作频带内,最大增益可以达到13 dBi。该阵列天线可应用于超宽带相控阵天线领域中。 相似文献
678.
679.
机群对地攻击分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兰彻斯特作战动态方程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机群对地攻击效果的分析动力学模型 ,并通过仿真分析、讨论了影响对地攻击效果的可能因素 ,如 :目标分配形式 ,目标发现概率 ,攻击结果侦察概率以及假目标等 相似文献
680.
针对采用变质心技术的高速旋转炮弹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动态面控制方法。根据由弹体和单滑块组成的多体系统的特点,建立了系统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将系统的滚转通道引起的强耦合、建模误差及外部扰动等视为未知不确定干扰,并且考虑由于炮弹尺寸限制而引起的多体系统控制输入(滑块位移)的有限性,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和辅助系统,分别对系统的干扰进行观测以及处理控制输入的有限性,综合动态面控制技术设计了姿态控制律,最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在克服干扰的前提下快速稳定地跟踪指令信号,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