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71.
本文首先将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向一般化情形引伸,接着把自组织过程应用到一般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过程分类,使得整个非线性系统能够按照输入输出样本空间的概率密度自组织,成为许多具有不同分类核心和感受野的线性子空间逼近。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通用最小二乘算法,以子空间的非线性问题线性化误差作为依据,并进一步运用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合作与竞争思想,最终得到一般情形的非线性系统的最小二乘辨识。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2.
针对相控阵天线阵面备件配置存在的冗余性强、批量送修、多级维修等现实问题,综合考虑备件费用、维修能力以及库存策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定期补给的两级备件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故障件维修周转过程和维修备件的定期补给过程,在分析备件、库存、维修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成批到达的排队理论,建立了系统的供应可用度模型。以备件配置费用最小为目标、以系统供应可用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系统的备件优化配置模型,并通过边际效益分析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算例仿真与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备件配置能够较好地解决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备件配置问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3.
为应对全天候、全天时实时使用要求,光电探测系统逐渐从功能单一的光电探测系统演变为多功能、多传感器的综合光电系统。因此,具体进行工程设计时,系统电源组件的技术指标要合理,满足系统使用要求。同时,组件维修、故障诊断、部件互换也要容易。针对此问题,基于描述的光电探测系统电源通用化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可工程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对电源硬件结构设置、电源控制管理和电源功能扩展设计等进行了讨论,并给出具体设计方法。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系统对电源组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4.
参考服务器/客户端的可堆叠通信模式,以最常见的SATA硬盘作为存储介质,Marvell 88SM9705为核心控制芯片,设计了一种可堆叠的存储介质。经测试,88SM9705通过解析主机端发送来的SATA 3.0协议定义的帧信息结构(Frame Information Structure,FIS)中PM Port地址字段,能依次对其所连接的多个SATA硬盘进行正确的读、写等操作,实现了存储设备的可堆叠,稳定性能良好。是一种实现扩容同步提速的可堆叠存储阵列解决方案,在嵌入式存储系统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5.
姜道洪 《国防科技》2017,38(4):001-004
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军事应用,一方面引起了作战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则对军人素质和军事教育训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习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尽快实现"三个转变",即士兵要由"娇弱型"向"强悍型"转变,军官要由"管理型"向"指挥型"转变,部队要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6.
流形上的状态反馈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流形上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反馈镇定问题 ,针对线性化系统存在不可控不稳定子空间和不可控中心子空间几种情形 ,提出通过构造中心流形的控制策略 ,使线性化系统变为完全可控系统 .给出的系列定理表明 :①在线性化系统完全可控条件下 ,线性多输入反馈控制足可以使非线性系统镇定于原点 ;若原点为双曲的 ,则单输入线性控制是足够的 ;②线性化系统部份可控时 ,若不可控子空间是不稳定子空间 ,则存在中心流形控制器 ,使系统在原点邻域的平衡点上变为完全可控系统 ;若不可控子空间是中心子空间 ,则既可以通过中心流形将系统反馈镇定于原点 ,又可以重新构造中心流形使系统在原点的邻域内变为完全可控系统 ;③将存在不可控单零特征根的系统镇定于原点 ,构成了控制器的设计算法 .  相似文献   
177.
常规的天线阵自适应算法侧重于研究稳态条件下的最优性能.当卫星导航接收机应用于运动载体(如炸弹、飞机、机动车辆、舰艇)时,阵列平台的运动(或振动)将会导致权值"零陷"指向与干扰来向失配.建立了运动条件下的阵列信号模型,将平台运动分为第一类平台运动(高频振动)和第二类平台运动(平稳转动),给出了两类运动模型下阵列输出信干噪...  相似文献   
178.
《防务技术》2019,15(6):868-874
Ammonium perchlorate (APC) is the most common oxidizer in use for solid rocket propulsion systems. However its init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is an endothermic process that requires 102.5 J·g−1. This manner involves high activation energy and could render high burning rate regime.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sustainable fabrication of CuO nanoparticles as a novel catalyzing agent for APC oxidizer. Colloidal CuO nanoparticles with consistent product quality were fabricated by using hydrothermal processing. TEM micrographs demonstrated mono-dispersed particles of 15 nm particle size. XRD diffractogram demonstrated highly crystalline material. The synthesized colloidal CuO particles were effectively coated with APC particles via co-precipitation by using fast-crash solvent–antisolvent technique. The impact of copper oxide particles on APC thermal behavior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DSC and TGA techniques. APC demonstrated an initial endothermic decomposition stage at 242 °C with subsequent two exothermic decomposition stages at 297.8 °C and 452.8 °C respectively. At 1 wt%, copper oxide offered decrease in initial endothermic decomposition stage by 30%. The main outcome of this study is that the two main exothermic decomposition peaks were merged into one single peak with an increase in total heat release by 53%. These novel features can inherit copper oxide particles unique catalyzing ability for advanced highly energetic systems.  相似文献   
179.
在地面运控子网和载荷信息网中设计IPsec、GRE或RFC2003三种IP隧道协议,通过平台信息网和天地测控网,封装的用户数据包能在天地通信链路中路由,以支持在轨载荷和地面运控终端之间端到端的灵活通信。设计支持IP隧道协议通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架构,给出各级路由器的设置和网段IP地址分配,计算和分析出三种IP隧道协议的通信效率与实时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IP隧道协议对改变传统地面运控模式、提高运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0.
复杂性是科学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研究系统复杂性有着重要意义。综述系统复杂性基本语义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历史上对复杂性的界定及不同定义;针对复杂性的分类,以本体论和认识论分类为基本框架,吸纳最新的复杂性分类定义成果,重新对复杂性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对复杂性的度量指标进行分类阐述,对相应的数学工具进行归类说明。设计案例说明了复杂性概念分类及度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