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坦克炮控伺服系统的滑模非线性摩擦补偿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坦克炮控伺服系统存在低速摩擦,摩擦环节不但造成系统的稳态误差,而且导致极限环振荡、低速爬行等现象.提出基于Lyapunov稳定理论的滑模控制方法,通过 Lyapunov稳定理论获得控制量,同时克服参数不确定性和补偿非线性摩擦力矩,从而保证跟踪误差渐进收敛.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大大优于经典设计,为炮控伺服系统实际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12.
基于坦克分队战术综合演练仿真系统的研制,运用作战仿真建模方法,着重从坦克分队作战过程中的坦克分队的机动、侦察、交战损耗等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实践证明,这些仿真模型效果逼真,精度较高,能较好地满足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的需要,并可为以后分队作战智能化仿真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13.
首先利用综合战斗力指数法,通过对比分析我加强坦克连与敌战车营特遣队的战斗力,得出了我加强坦克连岛上阵地防御的作战能力.而后依据确定的防御优势标准,得出我加强坦克连岛上阵地防御作战任务,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利用战斗动力学原理具体分析了我加强坦克连岛上阵地防御时与敌对抗的能力,为战斗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4.
分析了Markov模型的一般预测过程,建立了一种基于Markov决策支持系统的作战效能预测分析模型,根据坦克排在担负不同作战任务时的特点,给出了坦克排作战效能预测分析的应用实例,预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作战态势做以正确的预测,有利于指挥员更好地进行兵力部署,发挥坦克排作战的最佳效能.  相似文献   
215.
坦克单车技术水平差异的定量分析对于坦克射击考核的公平性和武器效能评估的准确性非常重要。通过引入统计学中的单因子试验模型,把单坦克的技术状况作为变动因子,把射击成绩作为响应变量,分析试验数据,准确计算出因子的变动是否影响射击成绩,从而得出参加试验各坦克在技术水平上是否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216.
三标度法在坦克分队最优火力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坦克分队火力分配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构建了坦克分队火力分配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使用三标度法对坦克分队火力分配方案进行优选评估,有效地避免了使用传统AHP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时权重选择的模糊性,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主观臆断,同时该方法快捷方便,提高了指挥员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17.
坦克连火力分配方案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火力打击的整体效果。为了提高坦克连火力分配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力求结合我坦克连作战的实际,在充分考虑火力分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火力分配模型,这对于我坦克连充分发扬火力和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8.
合成坦克分队最佳火力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际战斗中敌我双方均以多兵种进行交战,在兰切斯特方程基础上,利用不同作战单位的相对作战指数,以及各种作战单位之间的交战强度、掩护强度和循环交战强度,建立合成坦克分队最佳火力分配算法,并应用该算法定量计算二对二作战中坦克分队火力最佳分配的方案,为定量研究合成坦克分队火力运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9.
在提出一种新型水陆坦克的基础上,研究了其作战任务剖面,提出其作战使用性能要求,建立了一套科学评估的方法体系——综合效能多指标评价法,将各种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评估法、模糊综合评判、Delphi法等融为一体,建立了新型水陆坦克系统效能评估的递阶层次分析模型,对新型水陆坦克和六三式水陆坦克的综合效能分别进行了系统评价,为高层领导对武器装备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0.
本文把带纵骨实肋板式耐压液舱和对应的耐压船体看成一弹性整体,求解了耐压液舱区耐压船体的应力响应,并通过塑性极限分析,求得了其极限承载能力。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及实验结果相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