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6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针对雷达组网探测能力的评估问题,采用鱼骨图法对影响雷达组网探测能力的多种因素进行梳理,得到结构层次清晰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区间层次分析—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具体方法是: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构造区间判断矩阵;利用蛙跳算法求解区间判断矩阵中满足最小一致性的确定性矩阵;利用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来确定各指标的风险概率,实现指标体系的评估。以具体的案例为对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方法有效,评估结论相对客观、可信,对雷达组网探测能力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从而为雷达组网的优化部署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42.
随机共振原理在强噪声背景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动态系统中的噪声常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但在特定的非线性系统中 ,噪声的存在事实上能够增强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这种现象就是随机共振 (SR ,stochasticresonance) ,它在物理、工业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里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给出了利用随机共振原理检测微弱周期信号的基本方法 ,并采用模拟的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 ,该方法简单、稳健、可靠 ,能把信噪比较低的周期信号从强背景噪声中可靠地提取出来 ,将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展示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243.
孙文磊;顾荣军;王永海;周志增 《现代防御技术》2025,53(1):140-146
场景回波实时检测是非合作星机双基地SAR波束同步的前提。针对双基地SAR微弱场景回波的距离走动以及场景能量分散问题;通过场景散射特性和回波模型的分析;提出一种频域M/N检测方法;其利用相邻PRF场景的相关性;实现场景能量的聚集;且频谱能量积累不受距离走动影响。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检测概率高;性能优于常规检测算法;抗干扰性能强;计算量小;实时性好;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44.
图像异常检测旨在识别并定位图像中的异常区域,针对现有算法中不同层次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次特征融合网络的图像异常检测算法。通过使用融合了异常先验知识的伪异常数据生成算法,对训练集进行了异常数据扩充,将异常检测任务转化为监督学习任务;构建了多层次特征融合网络,将神经网络中不同层次特征进行融合,丰富了特征中的低层纹理信息和高层语义信息,使得用于异常检测的特征更具区分性;训练时,设计了分数约束损失和一致性约束损失,并结合特征约束损失对整个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MVTec数据集上图像级检测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AUROC)平均值为98-7%,像素级定位AUROC平均值为97-9%,每区域重叠率平均值为94-2%,均高于现有的异常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245.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正负样本不平均问题,以及实现发动机稳态工作段自适应故障检测,建立了基于快速增量单分类支持向量机的异常检测模型。采取特征工程方法,对传感器获得的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增量学习方法,对单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改进,并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异常检测,使单分类支持向量机检测模型具备对不同台次、不同工况的自适应性,提高了模型的计算速度。对多台次热试车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十分有效,训练速度快,具备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6.
为了实现SpaceFibre总线节点的高效数据传输,针对网络协议中关键问题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SpaceFibre总线节点系统设计方案.其中,采用了轮询仲裁算法,解决了多路虚拟通道中流量控制字的申请冲突;设计了基于服务质量机制的高... 相似文献
247.
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是基于动态阈值二值化图像,将帧差法与背景差法相融合,最终检测并提取出运动目标。通过VC++开发平台编程,并对监控图像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固定阈值二值化图像的方法相比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出监控图像中的运动目标,且具备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48.
针对提高空间机动目标跟踪精度的机动检测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机动检测方法——χ2-β检测法。该算法以脉冲前后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观测新息和常推力α-β动力学模型中辅助变量β的物理特性,给出脉冲机动前后沿检测判据。仿真实验比较了χ2检测法和β检测法的特性,结果表明:χ2检测法,对机动前沿的敏感性与采样点和机动阀值相关,较多的采样点与较大的机动阀值可以降低虚警率,但会增加检测延时,反之,可以减小检测延时,但会增加虚警率;β检测法,对机动后沿的敏感性与滤波跟随性能相关,在测量精度的保证下,可对机动后沿准确检测。两种方法联合起来,可有效检测多种形式脉冲机动,性能优于传统的机动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9.
面向大规模网络的入侵检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开展面向大规模网络的入侵检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网络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缓解网络攻击所造成的危害、提高系统的反击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提出了面向大规模网络的入侵检测与预警系统的体系结构与组成;最后,着重对与本系统研制相关的关键技术与难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50.
提出了一种针对机载序列图像的野外立体场景弱小变化目标检测新方法。为了补偿平台运动,提出了一种级联图像配准模式,即首先通过生物视觉方法对待检图像进行快速粗配准,然后通过不变系数最小二乘匹配进行精配准;为了补偿图像间的灰度变化,提出了直方图一致性变换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处理线性灰度变化而且可以处理非线性灰度变化;为了弱化场景立体效应影响,提出分子区的方法,即通过将图像划分为若干子区,各对应子区独立求解仿射参数,使得待检图像不同位置子区可以对应不同几何变换参数。光电吊舱真实图像变化检测实验,证明了文章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