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介绍了一种多传感器信息综合方法─—表决融合。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各传感器自身的处理器完成对各自的原始探测信息的处理,处理结果以合乎要求的形式输入融合中心,以便融合中心能以表决的形式进行融合处理。由于融合中心没有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因此,十分便于工程实现。作为例子,本文给出的是一个3传感器目标检测系统,每个传感器都定义了置信级别。融合中心的工作就是利用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置信水平来进行融合处理的。最后,还对文献1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决跟踪系统中目标机动所引起的参数变化,提出了一种多模式自适应滤波器,用5个基本滤波器来描述5种典型的目标机动,然后用贝叶斯条件概率对它们分别进行加权。最后,给出了15个滤波器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讨论了程序语言的军用特征及ADA与C对军用软件的支持,最后指出军用语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4.
杂波环境下多目标跟踪数据关联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关联是实现杂波环境下多目标跟踪的关键问题,目前公认较好的方法是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但是其计算和存储量很大,故在实际中寻求一种快速或近似的算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供一组有效快速算法,并在我们有关课题中得到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一个用于目标自动跟踪仿真实验系统的视频图象实时处理器.该处理器硬件由图形图象处理芯片TMS34010和高速数字处理芯片TMS320C25构成,采用相关跟踪算法时,对目标模板32×32象素和搜索区64×64象素处理能达到实时.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空战时的决策问题,并对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空战中机动目标的战术机动决策模拟做了尝试,讨论了计算机控制机动目标的战术机动决策逻辑的设计方法,同时也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当前比较常用的超视距目标定位方法、互瞄定位法和GPS 定位法,进行了定位精度分析。根据引起各种定位方法定位误差的因素建立了各自的定位精度模型。经仿真计算得到了各种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结论,同时依据所得的结论总结出提高定位精度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998.
纯方位目标跟踪系统的可观测程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首先建立了纯方位目标跟踪系统的动态模型和一个最小二乘估计器,分析了该系统的完全可观测性。在系统完全可观测的条件下,引入可观测程度这一概念。文中定义了两种描述系统可观测程度的方法。它们都很好地反映了系统可观测程度随跟踪时间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纯方位目标跟踪系统往往是弱可观测系统,这正是系统跟踪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然而,文中表明的系统可观测程度同跟踪几何态势关系密切这一事实,又使得从己艇机动入手解决跟踪效果差的问题成为可能,就是通过极大化系统的可观测程度优化己艇的机动策略。  相似文献   
999.
以某型号高精度电视自动跟踪系统为例,阐述了可逆系统中环流的危害,克服环流应采用的技术措施,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实用的逻辑无环流装置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作者将袖珍计算机应用于雷达天线控制系统频域特性的测量当中,研制了雷0达幅频特性智能化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测试仪的硬件、软件系统和可靠性与维修性设计考虑,讨论了主要电路的设计,该测试仪器已成功地应用于炮瞄雷达的性能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