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现有的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实时性较差,只能使用简化的武器模型来实现多武器对抗.本系统以地空导弹作战对抗系统为例,阐述项目研制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实现了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结合,提高了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内部精度.此系统的设计为提高分布仿真中模型精确化和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扩大仿真规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62.
通过对开放系统大滞后温场控制技术研究,解决了火药安全性测试仪器、设备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63.
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华雄  黄灿宏  赵理  王健  魏鹏 《国防科技》2018,39(5):062-069
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是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的基本保障和环境条件。分析了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内涵、分类和组成,调研了我国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有关政策现状及最新试点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的缺陷点、薄弱环节,研究了国外科技有关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构建的规律及启示,提出了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组织框架、建设重点和推进措施,以为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保障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6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bat motivation in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arguing that although Israeli society at large is in a ‘Post Heroic’ era, the ‘Heroic Spirit’ is revealed during emergencies. A total of 1535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among combat soldiers during large-scale operations fought during national emergency and during small-scale routine operations. The results reveal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bat motivation typical for emergency vs. routine, as well as for reserves vs. regular uni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st Heroic era is a condition that could be shifted according to cultural, organisational and individual determina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ots of these construc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the theory of combat motivation and combat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565.
ABSTRACT

China’s defens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system has been undergoing a far-reaching transform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the single biggest factor behind this turnaround is the role of external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s and the defense industry’s improving ability to absorb these inputs and convert into localized output. China is pursuing an intensive campaign to obtain defense and dual-use civil–military foreign technology transfers using a wide variety of means, which is explor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566.
ELINT通过测量信号的PDW(脉冲描述字)来获取雷达情报,而PDW中最为重要的参数是脉冲到达时间(TOA),因此,研究对ELINT系统信号分选的干扰技术,就应当从影响分选的多维参数出发,重点研究脉冲重复周期PRI对分选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PRI的不同工作模式特点,参考ELINT系统信号分选准则,设计相应的干扰信号以影响ELINT系统的参数测量和分选,进一步影响其对己方雷达技术体制的判断,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567.
量子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和其他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已经涉及到计算、信息、导航、能源等多个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潜力,量子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并逐步走向应用。与此同时,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中武器装备须具有远程精确化、职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的技术特点。结合量子技术的特点,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量子控制、量子导航、量子雷达,量子电池,量子技术对作战模式的改变等方面对武器装备领域的应用、作战能力和作战模式进行阐述。研究表明,量子计算的发展必然使现有武器装备的性能得到提高、作战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改变现有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568.
This second part of the review article begins with a definition of military power, when and how it should be used. From a large number of authors, “moral forces” are linked to “codes of conduct”, and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profession of arms”, based on “fiduciary trust”, “covenanted” service and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conscience”. The article covers what authors have written about “culture” and the ethics of “technology”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cyber” warfare. It concludes with recognition of the increase in ethical sensitivity in this centur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phenomenon, the crises of “identity”, pers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相似文献   
569.
光纤陀螺仪(FOG)技术及发展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当前惯性导航领域一门新型技术光纤陀螺仪(FOG)的基本原理、类型及两种典型光纤陀螺仪的结构,分析了光纤陀螺仪的误差及消除误差的方法,通过介绍光纤陀螺技术发展的过程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光纤陀螺实用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光纤陀螺仪与其它光学陀螺相比具有的优点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70.
全面分析了轻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结了轻武器现装备的主要特点 ,归纳了近二十年来在轻武器装备领域的主要技术成果 ,提出了轻武器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