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信息错误检测项目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信息质量这一目标入手,定义了理论信息错误类别空间、可检测信息错误类别空间、检测项目集等基础概念,分析了检测项目集之间的对等、相交、包含和互斥等4种关系及其特点,形成了信息错误检测项目集的2种生成与优化方式,以及若干优化原则,并给出各原则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212.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荣辱观,以“仁”为基础、以“义”为标准,闪耀着真理性的理论光芒。“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体现的就是先秦儒家荣辱观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13.
军队律师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律师,是专门为其所在部队、部队官兵及军属提供法律服务,保障依法治军的专业法律工作者,具有军人和律师的双重身份。建立和完善军队律师制度,不仅是完善我国律师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治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14.
语文教学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培养。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多给学员自主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215.
谐音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语音现象和重要的表达手段,与汉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相结合,它还传递着重要的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价值。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谐音文化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6.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数)和空间形式(形)。“数”和“形”常按照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并蕴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中,在数学解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发挥“数”与“形”两种信息的转化及其优势互补与整合,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统一起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17.
借助Z上矩阵A∈Mm×n(Z)的标准形式D=VAU=diag(d1,d2,…,dq,0,…,0),得到了整环上不定方程组AX=B的通解公式以及矩阵初等变换法.  相似文献   
218.
利用ADAMS软件中的参数化分析工具,采用设计变量和局部模型重建的方法,实现了特种斜盘发动机斜盘倾角、后球心分布圆半径和导槽形式的参数化,建立了特种斜盘发动机参数化虚拟样机,并进而从设计研究、试验研究和初步优化分析等三个方面,对特种斜盘发动机进行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参数化分析.  相似文献   
219.
在对军事决策问题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军事概念模型到数学模型再到定性推理模型的一体化建模思想.以空军航空兵遂行直接航空火力支援任务为想定背景,根据EATI模板,利用基于UML的Rose工具依次对想定任务的实体、任务、交互等进行分析;对于兵力筹划中的结构化问题建立了机会约束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对于非结构化问题则构造了推理机,推理机体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思想.最后,以一个实例验证文章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0.
In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negotiations, many governments pursue multiple objectives, and changes in policy can occur rapidly—and often unexpectedly. For these reasons, understanding nonproliferation requires empathy and imagination rather than just historical fact. This article considers one teaching tool to encourage such insight—simulations—and demonstrates how teaching and scholarship can interact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decisions and negotiations involved in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five parts: first, it explains the benefits of simulations as both a policy development tool in Washington and as a teaching tool in universities; second, it describes the pedagogical strategy of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simulation program; third, it shows how the simulations have identified and highlighted theoretical and substantive insights that are often neglected in scholarly studies of nonproliferation; and fourth, it describes how students are tested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from the simulation. Fifth and finally, the article provides concluding observations about how using simulations in the classroom can help scholars develop insights that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real-world nuclear negotiation dynamics and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