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9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15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282.
针对数据传输系统丢点问题,依据连续正弦信号瞬时相位差分特性,探讨了一种自动检测数据传输系统丢点方法。首先在数据传输系统采集前端加入正弦信号;然后将解包好的数据通过希尔伯特变换求取数据瞬时相位,并从前向后进行相位补偿,使数据瞬时相位呈连续递增形式;最后通过相位差分法求得瞬时相位前向差分。由理论分析可知:连续正弦信号未丢点时,当前位置数据相比前一位置数据相位差为2πfc/fs(fc为正弦信号频率,fs为数据传输系统采样率);连续正弦信号丢点时,当前位置数据相比前一位置数据相位差为2πfc(n+1)/fs(n为传输数据丢失点数)。由此特性,可实现对数据传输系统是否丢点实现自动检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探讨的数据传输系统丢点检测方法可实现对数据传输系统是否丢点实现自动检测,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83.
284.
285.
在雷达成像中,基于CS的方法因其压缩采样的特性而在高分辨雷达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是一种基于参数化的成像方法,对观测位置误差特别敏感。在实际中,一般无法知道精确的观测位置。观测位置的误差会造成成像结果位置的偏离、散焦以及无法聚焦。针对基于压缩感知的成像算法存在的观测位置依赖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幅-线性调频(AM-LFM)分解和逆Radon变换(IRT)的微动目标成像算法。该方法根据分解后信号调频率分离目标微动信号与主体信号,再进行IRT成像。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6.
287.
288.
289.
为了找出轴频电场无法彻底消除及实际测量中静电场产生波动曲线问题的原因,基于旋转点电荷的建模方法对舰船腐蚀电场进行研究.利用汉克尔变换对点电荷在三层介质中产生的电场进行近似求解,得出一定转速下感应电场随时间、螺旋桨半径及水面距离变化的规律曲线图,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螺旋桨旋转产生的感应电场是构成舰... 相似文献
290.
近年来,扫描单发单收面阵近场成像技术在安检、医疗等民用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距离徙动算法在对回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多步近似和插值操作,并且忽视了信号传播衰减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扫描单发单收面阵近场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保留回波模型中的幅度衰减因子,并根据目标回波方程特性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