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8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准确、科学地评估空地弹药的作战效能,对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制、试验、采购、作战使用及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云模型可将定性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效结合的特点,构建了空地弹药作战效能的综合云评估模型。针对现有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强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熵权的权重确定方法,有效利用了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准确、客观、有效地评估空地弹药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202.
明确了装备体系和核心保障能力的概念内涵。针对核心保障能力的评价问题,从评价参数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入手,系统整理了国内外开展关于核心保障能力的问题特点和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通过对照比较,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从装备体系核心保障能力评价问题的外军研究成果、基础理论、系统分析和保障仿真技术4个方面,提出了后续的研究建议,对于相关科研人员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3.
当前国内局势不太稳定,武警部队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必须随时做好战备工作。通过分析影响武警分队处突效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武警分队处突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给出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单因素评判矩阵,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某武警分队处突效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处突分队现实表现能力相一致。该方法不仅可以为首长机关在处突时提供决策支持,而且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该分队的短板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4.
大气波导对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机载反辐射导弹攻击水面目标的作战流程确定评估指标,基于传统的概率评估方法,引入大气波导影响因子,建立一种改进的大气波导条件下机载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模型。应用实例表明在大气波导条件下反辐射导弹的作战效能有所提升,符合大气波导对反辐射导弹作战能力产生有利影响的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机载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5.
针对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和权重计算方法比较单一的问题,立足联合作战协同的本质特性和作战协同效能评估尺度,通过维度映射构建了包括整体性、精确性、时效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等5个一级指标、作战行动有序性、力量优势互补程度等10个二级指标的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离差最小组合赋权模型给出了主客观赋权合成的方法,并结合指标体系权重计算验证了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6.
主要对要地防空时多个可能的敌空袭兵器来袭方向进行了分析,并确定每个来袭方向的综合评价指标。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被评事物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应用灰色关联理论消除各个因素之间的量纲和数量级差异,将综合运算得到的量值进行排序比较,以供指挥员进行战场情况判断。  相似文献   
207.
在装备合同履行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提高装备合同的履行效益,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建立了装备合同履行监督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对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制单位与军事代表、合同履行管理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各参与方在不同条件下均衡策略的选择,并对优化装备合同的履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8.
Insurgencies thrive in regions where government legitimacy is absent. In the post-war Philippines, Captain Charles T. R. Bohannan of the Army’s Counter Intelligence Corps became actively aware of this dynamic. Bohannan is best known for his later work with Edward Lansdale and Ramon Magsaysay in defeating the Huk Rebellion (1950–1954). Here the author examines Bohannan’s early investigative work against Japanese war criminals, wartime Filipino collaborators, and the rising threat of communist subversion most associated with the Huk. All of these experiences fed into what would be the successful campaign against the Huk, chronicled in his seminal work, Counter Guerrilla Operations: The Philippines Experience, and offers lessons on the investigative (as opposed to tactical or psychological) nature of effective counter-insurgency work, as it relates to both legitimacy in governance and the rise of insurgencies.  相似文献   
209.
The use of commercial business management techniques is widespread in al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Defenc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se of popular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the Armed Forces and argues that their application is misplaced. It looks at what the “effs” –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 mean in the business world and to the Armed Forces. It compares the definitions both in business and the Armed Forces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few, if any, situations where the same measurements can be applied. Whilst many management techniques are suited for business, the function of the Armed Forces and its output cannot be measured in the same way, complicated by the different metrics of “efficiency” in peace and in war. This difference may not be clearly understood by some politicians, or indeed by some senior military personnel. Using examples from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management techniques such as “Lean” and “Agile” it is possible to see that their use might actually diminish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Armed Forces when it comes to performing their principal role – the use of force to achieve political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210.
游翰霖  陈方舟  成清 《国防科技》2017,38(4):088-093
在常规军力优势相对衰落、经费预算日益缩紧的背景下,美军为维持其军事霸权,提出了旨在实现兵力全球自由投送的第三次抵消战略(Third Offset Strategy)。通过梳理抵消战略的现实背景、历史沿革和战略目的,我们发现如果把第三次抵消战略简单视作美军的军事技术发展战略甚至军事战略,就会陷入片面而幼稚的认识误区。除了防范潜在的技术诱骗和技术突袭,更应该从大国博弈的战略视角出发,全面审视和应对第三次抵消战略对我国的挑战。美军实现国家利益的需求导向、自我变革的决心勇气和创新能力、科技兴军的先进理念和以军为主的军民融合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要以我为主参与制定未来战争的"游戏规则",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要深入研究美军作战体系和美国国家战略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攻其所必救",从而化解重大安全挑战,争得新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