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3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18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142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322.
现存的被动式外骨骼存在助力效果不明显等缺陷。基于人体步态特征,提出了将人体行走过程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体抬腿过程中动能的原理,通过弹簧、曲柄滑块机构、棘轮棘爪机构以及链传动机构的组合,设计了一款被动式下肢机械外骨骼,并通过外骨骼动力学分析和生理消耗指数实验测试的方法进行了外骨骼性能评价。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穿戴外骨骼后髋关节峰力矩总量降低了23.43%,髋关节做功总量降低了30.59%,初步验证了外骨骼的有效性。生理消耗指数实验测试结果表明, 穿戴外骨骼对于短距离动作转换未产生显著效果,但在长距离行走和上坡行走中分别降低了8.1%和10.4%的能量消耗。因此,该下肢外骨骼助力性能得到了验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例化参考。 相似文献
323.
深空撞击载荷对探测小天体内部物质成分和结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考虑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EFP)可变截面的特性和区分靶后破片来源的基础上,建立了EFP贯穿靶板靶后破片空间分布模型。在靶板厚度30 mm至70 mm、EFP着靶速度1 650 m/s至1 860 m/s的条件下,该模型可以定量预测靶后破片云中各个破片的速度、质量、数量与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速度总是随相对空间位置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对质量、相对数量总是随相对空间位置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324.
“尼罗河魔鬼”长背鳍波动包络线的提取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尼罗河魔鬼\"采用长背鳍波动推进方式,属于典型的奇鳍/对鳍推进鱼类.在已有的理论模型中,细长体理论(Elongated-body theory)较为适合于分析该类游动方式的推进性能.长背鳍的波动包络线方程是细长体理论的必要参数.拍摄实验样本(MPC-I)的自由游动视频,从中选取多组平稳运动图像序列,经旋转校正、零点配准、尺度归一、小波去噪等预处理后,提取了柔性长背鳍波动推进时的顶端边缘轮廓样本曲线簇,进而给出了波动包络曲线的多项式拟合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长背鳍波动包络线提取算法是有效的,根据算法所提取的长背鳍波动包络线方程为后续的推进力及推进效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5.
326.
采用先进遗传算法对太阳能热推进系统一次聚光器参数进行优化,达到减小推进系统质量的目的。以聚光器太阳光收集效率和聚光器质量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聚光器工作的数学模型,并开展相关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先进遗传算法可有效用于太阳光收集效率和聚光器质量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327.
328.
大容量储能发电机作为脉冲电源,整流后通过逆变器向大功率脉冲负载供电。采用储能发电机直流侧并联方式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带载能力与可靠性。当并联运行的储能发电机转速不同时,根据转速合理分配电机释放功率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工作效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功率调节功能的励磁控制算法。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功率前馈控制,推导并求解了前馈功率与励磁电流关系以及控制参数,并根据电机初始转速设计了功率分配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功率前馈控制在励磁控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有效分配储能电机释放功率大小,提高了励磁电流响应速度,抑制了负载功率扰动对励磁控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9.
计算机控制小工具抛光技术中磨盘材料对去除函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计算机控制小工具抛光(CCOP)加工中三种常用的磨盘材料对去除函数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材料去除模型,用以指导光学零件的加工。利用自行研制的AOCMT光学加工机床及接触式测量系统进行实验和分析。从去除函数形状、去除效率及稳定性、表面形貌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材料适用于粗抛光阶段;阻尼布材料适用于精抛光阶段;沥青材料适用于最后的修形加工和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330.
基于风险理论提出一种面向不同目标探测任务的传感器调度方法.将主动传感器辐射被截获风险和目标探测风险结合起来,建立一般目标探测框架下的传感器最小风险调度模型.分目标跟踪、目标识别和目标威胁等级评估三种情况将传感器最小风险调度模型具体化,给出不同情况下目标探测风险值的计算方法.针对模型的求解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思想、反向学习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