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华传统行刑文化是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方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性,蕴含了许多合理因素。包括德主刑辅,宽猛相济的行刑理念;恤刑悯囚的人本传统;法、理、情相统一的行刑策略;引礼入法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继承和发扬传统行刑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树立科学行刑理念,实现和谐行刑。  相似文献   
92.
境外换持证件取道偷渡活动由于检查难、处罚难而成为近年来犯罪分子偷渡的主要方式,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扰乱了正常的出入境秩序,对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收到最佳打击、防范效果。  相似文献   
93.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指导理念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中既有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也折射时代的演进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联合国维和行动产生初期遵循绝对中立理念,冷战后准军事介入阶段带有明显的隐性强权理念,反恐时代则对维和理念演变产生了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受国际毒潮的影响,中朝边境地区不仅面临着来自朝鲜毒品的直接渗透,而且还是“金三角”、“金新月”毒品的终端和中转站,呈现出贩运路线相对固定,入境地点相对集中,人员结构复杂,毒品贩运方式、手段诡秘等特点。由于跨境毒品走私案件不断增多,中朝边境地区禁毒形势日益严峻,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中朝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给边境地区缉毒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95.
公安现役部队基层干部考核工作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环节。目前一些单位在基层干部考核工作中还存在着考核制度不健全、考核标准不科学、考核方法和形式简单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考核工作,必须端正基层干部考核工作的认识和观念,健全基层干部考核的制度,完善基层干部考核的标准,改进基层干部考核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6.
着重分析了私营汽车加油站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从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发挥安全评价活动的作用、创新单位的安全管理理念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消防安全隐患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
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为解决财政困难、支持持久抗战,决定发行救国公债。边区政府制订了正确的政策,广大民众踊跃认购,是救国公债成功发行的主要原因。公债的成功发行,解决了边区财政困难,支持了持久抗战,为以后发行公债(国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8.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加强各项建设。加强思想建设,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其关键是求真务实;加强组织建设,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能力建设,主要是着力培养和增强五种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三大作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既要抓预防,又要抓惩治;加强制度建设,是领导班子各项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99.
在模拟试验平台上进行了铝导线短路熔珠引燃棉布、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纸张的试验,得到了不同材料的临界加栽电压值和引燃规律。初步分析了加栽电压与短路熔珠粒径及引燃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短路电压增大,导线熔珠的粒径逐渐增大,熔珠对固体材料的引燃能力逐渐增强,氧指数越低、表面粗糙、易蓄热的材料越容易被点燃。棉布、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纸屑被引燃的短路临界电压分别为50V、35V和45V。  相似文献   
100.
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各种运动损伤是比较常见的,预防与处置不当会严重影响训练效果与训练质量,增加非战斗减员,因此要正确认识运动损伤,了解训练中可能发生损伤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从而保证教学与训练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