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能量消耗、内存开销和计算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传统的网络密钥管理方法已不适用。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预分配方法——基于(t,n)-门限方案,给出了密钥分配方法,并从方案的连通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22.
材料力学性能纳米压入测试仪器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材料力学性能纳米压入测试仪器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纳米压入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从驱动、载荷测量和位移测量3方面对目前材料力学性能纳米压入测试仪器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材料力学性能纳米压入测试仪器集成技术,包括影响压入深度测量精度的集成技术、观测技术、大载荷模块和高温试验模块等;最后,对未来材料力学性能纳米压力测试仪器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3.
在现有的RFID标准中,一般标签ID都由几个不同含义区间组成。针对这种特点,提出推断式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在识别每个区间段的ID时,利用某个特定读写器中的前缀库推断该区间段各个位的取值,以便减少待识别标签ID的位数。同时,通过调整参数u,可以对系统可靠性进行控制。仿真实验表明,在没有新前缀出现的情况下,推断式二进制防碰撞算法能够将QT算法的识别速度提高3倍、标签平均响应次数降低3/4。  相似文献   
424.
一维光子晶体反射镜的光学能带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传递矩阵方法计算了作为反射镜的碲化铅/冰晶石一维光子晶体的光学能带结构,并研究了其禁带和相对带隙宽度随晶格周期和碲化铅的填充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5.
采用VHDL语言改进实现了一个8051 IP核,嵌入FPGA并做了测试,测试表明,其中断、定时器、串口、I/O口均达到了实用的要求,指令集与标准8051芯片指令兼容。给出了8051核的结构框图和在FPGA中嵌入8051核的设计流程。基于该IP核,实现了对GDM 12864A图形点阵液晶的控制与显示,利用其串口实现了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最后对8051核与通用8051芯片在内部资源和指令执行速度等性能指标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26.
氧化铝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隔热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仲丁醇铝为先驱体,采用溶胶一凝胶工艺制备氧化铝溶胶,并将其与无机陶瓷纤维毡复合经超临界流体干燥得到氧化铝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氮气吸附等方法对样品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利用热平板法对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了氧化铝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隔热机理.研究表明:与氧化硅气凝胶相比,氧化铝气凝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经1000℃热处理后仍然能够较好地保持其纳米多孔结构;将气凝胶与纤维复合后,充分发挥了氧化铝气凝胶优良的隔热特性,使得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较纯纤维毡有了明显的改善,其热面温度1000℃时导热系数为0.0685 W/m·K.  相似文献   
427.
ABSTRACT

In his seminal study of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arfare between Agincourt and the Somme, military historian John Keegan proposed that future historians might consider combatants’ emotions in their assessments of the impact and nature of conflict.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a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but rarely, if ever, is this directed toward the study of military history, far less the history of insurgencies and counter-insurgencies. This paper examines America’s civil war (1861–1865) as a case study of the ways in which an emotional history approach might illuminate not the physical experiences of but rather the immediate and longer-term reactions to counter-insurgency conflict through a focus on one specific individual, the future Supreme Court Justice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It proposes that Holmes, whilst not a man of the ranks, nevertheless can reveal the wider ramifications of civil war and its emotional impact, both individually and culturally. As a relatively limited internecine war, one not fought by professional armies but by volunteer forces, America’s civil war highlights the ways in which the soldier’s response points us toward the kind of emotional revolution that has, to date, mainly been located within the European n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