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The client‐contractor bargaining problem addressed here is in the context of a multi‐mode resource 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discounted cash flows, which is formulated as a progress payments model. In this model, the contractor receives payments from the client at predetermined regular time intervals. The last payment is paid at the first predetermined payment point right after project completion. The second payment model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is the one with payments at activity completions. The project is represented on an Activity‐on‐Node (AON) project network. Activity durations are assumed to be deterministic. The project duration is bounded from above by a deadline imposed by the client, which constitutes a hard constraint. The bargaining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the bargaining objective function comprised of the objectives of both the client and the contractor. The bargaining objective function is expected to reflect the two‐party nature of the problem environment and seeks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contractor. The bargaining power concep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roblem by the bargaining power weights used in the bargaining objective function.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es are proposed as solution procedures. The proposed solution methods are tested with respect to solution quality and solution times. Sensitivity analyses are conducted among different parameters used in the model, namely the profit margin, the discount rate, and the bargaining power weights.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9  相似文献   
12.
空间飞网系统牵拉模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空间飞网系统任务设计需求,研究飞网牵拉模式对系统展开性能的影响。建立空间飞网系统拉出展开过程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地面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面向任务需求建立空间飞网系统评价指标,针对四、六点牵拉模式,采用有限绳段方法对飞网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模型中保持绳网质量和初始发射能量一致,对评价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六点牵拉模式下,飞网系统飞行性能指标和力学性能指标有明显提高,但能量利用率和系统可靠性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13.
飞网构型设计对提高空间飞网系统的展开抓捕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用小弹性模量分析方法对空间飞网构型优化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以绳网中内力分布均衡性为优化目标,选取飞网抛射过程中最大受力时刻为研究工况,赋予绳索单元极小弹性模量,进行静力学计算,并以变形后的结果为初始条件进行迭代分析。优化结果表明,绳网中的内力分布随迭代步数的增加而更趋于均匀。在不改变绳网拓扑结构的前提下,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方法为空间飞网构型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GSPN的舰载服务器系统可靠性建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Generalized Stochastic Petri Net,GSPN)的舰载服务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深入分析舰载服务器系统故障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冗余服务器子系统的GSPN模型和共享数据盘子系统的GSPN模型,进而综合得到舰载服务器系统的全局GSPN模型,有效模拟了舰载服务器系统的动态行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舰载服务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军事信息服务的基本含义,给出了基于对象Petri网的军事信息服务组合模型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构建了军事信息服务组合模型的基本结构,并针对一个具体的防空反导作应用案例,使用国防科大对象Petri网建模仿真环境工具开发了相应的军事信息服务组合模型,并对组合服务进行了简要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军事信息服务组合模型构建的需要,并具有良好的服务建模与仿真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模糊神经时延 Petri 网的信息融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模糊逻辑与融合技术相结合得到了一种模糊信息融合方法,然后用时延Petri网对此信息融合系统建模,并给出了信息融合系统反应时间的一个计算公式。然后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时延Petri网中,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模糊神经时延Petri网模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Petri网的防空作战过程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时着色Petri网(TCPN)是在CPN基础发展起来的图形化描述工具,适用于带有时间特性系统的性能评价与仿真。将TCPN加以改进,增加测试弧,时间特性反映在变迁上,且允许时间与标记值可按复杂的函数变化,使Petri网可同时描述离散的状态和连续的变化,由此提出了适于防空作战过程建模的面向仿真的TCPN,并对其在一个小型的防空对抗作战过程的有关作战单元建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雷达网抗干扰性能综合评估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对雷达网的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从雷达网的战术功能总体需求出发,指出可以根据雷达网在干扰前后的情报信息提供能力的变化来进行评估,然后结合对雷达网内部影响其抗干扰性能的各因素分析,并考虑到外场实际开展对雷达网抗干扰性能试验评估的需求,在现有评估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用于综合评估雷达网抗干扰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般排队模型的SPN描述,分析了防空火力单元的实际作战过程,在已有的火力单元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等待差错服务的排队模型,详细分析了排队模型的运行机制,包括顾客有限等待、优先级的排队等,最后运用SPN理论对应的联系谓词公式和随机开关对模型进行了强有力的描述。是构建防空战役层面大型排队网络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多CPU探测机器人分布式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球探测机器人是一个带有部分自主行为的自主智能机器人系统,它的体系结构不仅决定了系统完成任务的能力、系统对环境事件的反应能力,而且还决定了系统的健壮性.星球探测机器人的容错网络结构是系统设计的核心,文章提出了一个高可靠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架构,并对架构的容错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