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FoS(Family of Systems)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作战功能模块设计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框架,提出适用于该方法框架的基于目标-概念-任务的作战任务需求分析方法、基于任务-功能的作战能力分析方法,从实践角度实现了模块化作战力量建设与FoS武器装备体系模块化、综合化、集成化建设的一体化设计,为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提供了新的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72.
调价公式作为FIDIC合同中最重要的风险分配方式之一,通过对可调价要素价格指数或价格的调整,把合同中的隐性风险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分配比例作了明确规定.从承包商的角度,并基于业主的原因造成工期延长的条件下,对调价公式中各个组成因子及其权重对调价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把调价公式同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达到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3.
为了分析IGBT模块老化过程中电热参数的变化规律,对IGBT模块进行了功率循环加速老化试验,并基于单脉冲测试方法在加速老化试验进程中每间隔1 000次功率循环,测取一次IGBT的结温、集电极电流与饱和压降三维关系曲面、开关能耗、热阻抗以及瞬态热阻抗曲线。IGBT模块老化失效时,其饱和压降、开通能耗、关断能耗以及热阻较其初始值分别增大了3.92%、12.05%、18.87%和22.65%,试验结果表明随着IGBT模块功率循环次数的增多,相同工作条件下IGBT饱和压降的增幅逐渐加大,而饱和压降、结温和集电极电流三者间的内在关系没有明显变化;IGBT瞬态热阻抗曲线暂态部分几乎不变,稳态部分向上移动的幅度逐渐加大;测取的IGBT模块电热参数中饱和压降增幅最小,开关能耗增幅较大,模块热阻的增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4.
一种性能驱动的时序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阶段 ,有必要进行时序规划 ,以尽早判断设计方案和性能指标的物理可实现性。提出一种性能驱动的时序规划方法 ,采用适于组件性能描述的时序性能模型 ,并按照线网权重分配路径延时余量 ,算法具有效率高、延时分配合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75.
授时接收机通过接收并处理卫星导航信号以获取高精度时间,为通信、电力及金融等系统提供精准的标准时间信号。提出了一种针对授时接收机的转发式欺骗干扰技术,通过对目标接收机的精密定位以及转发信号的精确时延控制,实现了对授时接收机的定时偏差控制,从而使其上层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通过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欺骗干扰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空间推进系统工作过程的模块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空间推进系统仿真模块(包括液体管道模块、三通模块、充填模块、推力室模块等)的数学模型.虽然采用的是集中参数方法,但同时考虑了液体的惯性、粘性和压缩性,所以本文建立的常微分方程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供应系统工作过程的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77.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致这种调整的动力机制包括政策导向动力机制、市场需求动力机制、科技发展动力机制和国际竞争动力机制。这四大动力机制共同作用 ,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朝着符合国内外需求、优质高效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78.
结合二次成像法透镜焦距测定实验,研究总结出两种共轴调节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的指导思想明确,方法简单方便,可迅速准确的达到共轴调节目的。  相似文献   
79.
Negotiations between an end product manufacturer and a parts supplier often revolve around two main issues: the supplier's price and the length of time the manufacturer is contractually held to its order quantity, commonly termed the “commitment time frame.” Because actual demand is unknown,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commitment time frame determines how the demand risk is shared 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supply chain. Casual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most manufacturers prefer to delay commitments as long as possible while suppliers prefer early commitment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se goals are always in the firm's best interest. In particular, we find that the manufacturer may sometimes be better off with a contract that requires an early commitment to its order quantity, before the supplier commits resources and the supplier may sometimes be better off with a delayed commitment. We also find that the preferred commitment time frame depends upon which member of the supply chain has the power to set their exchange price.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3  相似文献   
80.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边疆危机纷至沓来。晚清政府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三次调整边防策略,相继形成了“郅治保邦”、“海防与塞防并重”和“保藩固圉”的边防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兵锋战火。但又造成了“和”不能争主权、“战”不能取胜利的被动局面,加剧了清政府的民族危机、边防危机和统治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